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诸公,就算有其他意见,也肯定不会说了。

    当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率先表态后。

    其余众人也纷纷跟着表态。

    赵风看袁术同意后。

    自己也跟着表了态。

    看到众人全部同意。

    袁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

    “从今天开始,在城外搭建祭坛。”

    “五日后,城外举行祭天大典。”

    “同时举行歃血为盟之事。”

    众人对此都没什么意见。

    袁绍笑道:“今日诸公汇集在此。”

    “这可是天下罕有的大事!”

    “我意,大摆筵席。”

    “诸公不醉不归!”

    众人纷纷赞同。

    赵风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袁绍就吩咐手下,开始去处理宴席的事情了。

    从中午,一直吃喝到晚上。

    众人准备散席的时候。

    袁绍走到赵风身前,行了一长揖。

    赵风莫名其妙,跟着回了一长揖:“本初兄,这是何意?”

    袁绍直起身来:“伯虎贤弟,抱歉,抱歉!”

    “今天诸事繁琐。”

    “差点忘了,还没给伯虎贤弟安排住所!”

    “也没给伯虎贤弟的部曲,安排驻地!”

    赵风也不知道袁绍到底是真忘记,还是故意刁难自己。

    没给自己安排住所,这倒没什么。

    随便找个酒肆,住一晚就可以了。

    但没给自己的部曲安排驻地,这就比较过分了。

    现在十几镇诸侯的兵马,大都屯兵在酸枣。

    本来就已经很混乱了。

    每镇诸侯的兵马,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

    这是不能乱来的。

    赵风怎么知道,哪些地方是别人的驻地?

    虽然有些诸侯,跟赵风一样,就只有一两千兵马在酸枣,看似驻地不大。

    但基本上,在驻地周围几里范围内,都是归驻地主人管。

    在这些驻地范围内,其他人想要进去,还必须要领兵之人的同意。

    否则,呵呵,直接开战都是很正常的。

    赵风皱眉,刚准备开口。

    袁术快步跑到赵风身边,笑道:“此事无碍!”

    “今晚伯虎兄,就住我的后将军府吧。”

    “伯虎兄的部曲,就暂时驻扎我的大营。”

    袁绍大笑几声:“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绍还要去给大司马安排驻地和住所。”

    “告罪!”

    说完,立马闪开。

    赵风疑惑的看着袁绍的背影。

    如果刘虞也没安排的话。

    那袁绍还真可能是忘记了。

    赵风没有多想。

    抛开此念。

    对袁术一拱手:“有劳公路兄了。”

    袁术罢了罢手:“你我之间,还需要客气吗?”

    赵风点了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

    袁术笑道:“本该如此。”

    “走,随我回府!”

    说完,袁术伸出右手,握着赵风是左手手腕,率先迈开步子往高台下走去。

    赵风也只好跟着袁术离去。

    下了高台,走了十来步。

    赵风回头看了一眼。

    发现袁绍已经派人,带着刘虞往某处走去。

    赵风一细想。

    右手握紧了拳头。

    这袁绍简直欺人太甚。

    绝对的公报私仇!

    自己、袁绍、王匡、刘虞,都是今天才到的酸枣。

    袁绍又是上午,才被推举成为的盟主。

    也就是说,大家在酸枣,都应该没有住所和驻地。

    要是袁绍真的忘记这事,肯定就连他自己的住所和驻地,也跟着忘记。

    但这肯定不现实。

    既然给他自己安排好了住所和驻地,那么王匡跟他那么久,肯定也安排好了。

    从刚刚袁绍派人,带领刘虞离开的景象。

    袁绍肯定也把刘虞安排好了。

    也就是说。

    袁绍唯独没有给自己安排。

    如果袁术刚刚没有过来帮自己。

    那么袁绍在从中做些小动作。

    比如说,把自己的驻地,安排到某人驻地的附近。

    明天一早,赵风肯定会某人起冲突。

    弄不好,今晚就会起冲突。

    那大家一晚都不用睡了。

    就算明天闹到袁绍哪里。

    袁绍只需推脱,说自己昨天喝多了,安排的位置稍微偏了一点点,就可以糊弄过去。

    但自己和另一个人,起冲突,却是实实在在的事。

    这事看起来是小事。

    但日后在战场上,人家只要稍微怀有报复的心态。

    比如增援晚那么一刻钟。

    赵风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不是赵风想多了。

    而是袁绍既然可以做出这样的事。

    那么日后,有更好的报复机会,肯定也不会错过。

    赵风脑海里还在思索。

    袁术突然停下脚步。

    赵风很自然的,也跟着停下脚步,收回了思绪。

    袁术松开右手,往前一指:“后将军府到了。”

    “这后将军府,也是临时安排的。”

    “伯虎兄,千万别嫌简陋。”

    赵风罢了罢手:“哪里敢嫌简陋?”

    “肯定比我平时住的地方,要奢华多了。”

    袁术笑笑。

    对门口守卫说道:“速去通知俞涉将军。”

    “要俞涉将军,到高台下,找到伯虎兄的部曲。”

    “带领伯虎兄的部曲,前去大营安置。”

    “要他小心行事,千万别出什么纰漏。”

    “否则提头来见!”

    门口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快步离去。

    袁术对赵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伯虎兄。”

    “请!”

    赵风同样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公路兄先请!”

    袁术摇了摇头:“还跟我这么客气。”

    “也罢!”

    “我们同进!”

    赵风点了点头。

    两人一同进入后将军府。

    赵风随袁术一直走到某厅。

    袁术直接跪坐在主位上:“伯虎兄,我已经派下人前去打扫屋舍了。”

    “我们继续喝几盅。”

    赵风点了点头:“恭敬不如从命!”

    这边刚说完,门口的侍从,立马走出门外,前去安排了。

    根本不需要袁术二次吩咐。

    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样子。

    等侍从走后。

    袁术对赵风行了一长揖:“今天多谢先生了!”

    赵风马上回了一长揖:“公路兄这是何意?”

    袁术罢了罢手:“先生当的此大礼!”

    “袁绍本是我家庶子。”

    “后过继给我二伯父袁成。”

    “我和袁绍,一直都在明争暗夺。”

    “今天要不是先生帮忙,我可能连被推选的资格都不会有!”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赵风住所

    赵风暗自琢磨,袁术这句话的含义。

    这是属于袁家的家务事。

    外人没几个知道的。

    袁术平白无故的透入出来。

    不可能一点用意也没有。

    思来想去。

    赵风觉得,袁术的用意,可能还是和争夺盟主之位时,发生的事情有关。

    当初刘岱说袁绍是袁术的堂兄。

    肯定也为袁绍拉了几票。

    毕竟现在年代,就是长兄为父。

    兄长的身份,明显要高于弟弟。

    虽然只说是堂兄,但大家都是给袁家面子。

    也就是袁家子弟,都是一个整体。

    在差不多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年长的。

    如果自己当时说,袁绍只是庶子,袁术才是嫡子。

    袁绍和袁术的身份地位,立马就会转变。

    因为庶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就算袁绍过继给了袁成,拥有了袁成的继承权。

    但袁绍在整个袁家的地位,肯定是不如袁术这样的嫡子。

    在资源侧重方面,袁绍得到的,肯定没有袁术多。

    而刘岱等人,本来就是看在袁家面子,才推选的袁绍。

    没看到刘岱最开始说的就是,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

    看来袁术还在惦记着盟主之位。

    可惜。

    现在盟主都已经选出来了。

    就算说出去,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赵风只好感叹道:“公路兄应该早点告知我的。”

    “我要是早点知道此中情况。”

    “庶子袁绍,肯定无法当上盟主!”

    庶子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骂人。

    反正袁绍今天已经给自己穿了小鞋。

    自己跟袁绍,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冲突。

    想要保全自己,只能往袁术身上靠。

    两人继续闲聊了一会。

    直到婢女前来通报,说赵风的房间已经准备妥当了。

    赵风才起身跟随婢女离去。

    第二天。

    各镇诸侯,依旧到高台议事。

    赵风和袁术来到高台时。

    赵风一愣。

    今天与昨天的区别在于。

    每一镇诸侯的后面,都树立了一张大旗。

    袁绍的盟主位置,后面挂着。

    第三镇,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车骑将军兼领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

    左边第一位挂着的是。

    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兼领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

    右边第一个位置,挂着的是。

    第十四镇,注重仁政,关爱百姓,大司马兼领幽州牧、刘虞字伯安。

    后面依次是。

    第二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冀州刺史、韩馥字文节。

    第四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第五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

    第六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河内太守王匡字公节。

    第七镇,孤身刺董,治世能臣,骁骑校尉、曹操字孟德。

    第八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第九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

    第十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

    第十一镇,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

    第十二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

    第十三镇,赈济流民,心怀百姓,中山相、赵风字伯虎。

    第十五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相、孔融字文举。

    不用想,这个位置,肯定也是袁绍自己排的。

    大家对于刘虞排到前面,也没什么意见。

    刘虞大司马的官职,怎么说也是上公之位,兵马也有三万,怎么排都合理。

    各自找到各自的位置跪坐好。

    袁绍开口道:“冀州刺史,韩文节,因为需要在邺县,供应屯兵内河郡的几路兵马。”

    “故而没有到场。”

    “昨夜收到,北海相、孔文举,的文书。”

    “孔文举已经响应号召,领兵出发了,不日便可抵达酸枣。”

    袁绍环顾了一圈:“如今小半个大汉英豪,都聚集在此。”

    “而我们联军依然在壮大。”

    “区区董贼,不足道哉!”

    刘岱带头道:“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