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都需要交手数十回合。

    然后某一方,在知道不敌的情况下,会直接撤走。

    正真在战场上,被直接阵斩的将领,是不多的。

    不过,在乱战中,莫名其妙被乱军杀死的将领,还是不少的。

    尤其是二次觉醒以后的将领。

    在进入虚弱期后,最容易被普通士兵杀掉。

    像赵风这种,一次觉醒的人,在觉醒状态消失时,也就那一瞬间会特别虚弱,之后也就没事了。

    所以相对来说,二次觉醒的将领,在乱战中,会更容易阵亡。

    赵风笑道:“缺粮而已!”

    “我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

    “不如,你率领现在的部曲,投靠我吧。”

    “因为管祺的关系,我还可以让你在携带一帮民众,前往冀州去过上平稳的生活!”

    别说还存活到现在,管亥这样的黄巾余孽。

    就像早前在常山郡遇到的小股黄巾余孽,都是会携带一些民众。

    当然,这些民众,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

    就连早先的周仓所部,也是一样的。

    当时周仓所部,可战之兵,也就七百余人。

    但山寨里的老弱妇孺,就有两千四百余人。

    这些老弱妇孺人,除了赵风这样的诸侯以外,其他诸侯是不会愿意接纳的。

    当然,在青州地界,张燕也会除外。

    但在其他地界,张燕也会是一样的。

    因为这些人,还能继续创造的价值,并不高。

    管亥沉吟良久:“说实在的。”

    “赵州牧的提议,我是很心动的。”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去过赵家庄。”

    “当时是为了寻找舍弟管祺。”

    接着感叹道:“不过当时觉得,管祺跟着当时的赵州牧,就算无法出相入将,也能过上安生的日子,便没有把管祺带走。”

    “现在看来,当时没有把管祺带走,确实是明智的选择。”

    “我想,我麾下的士兵,应该也想过上安生的日子。”

    “我可以回去先跟他们商议一下此事!”

    赵风点了点头:“回去商议,是没问题。”

    “这样,你回去后,能带多少人跟我走,就带多少人跟我走。”

    “至于其他人,你可以让他们先继续过以前的日子。”

    “但我会留一封通行文书给他们,他们什么时候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需要来投靠我,就什么时候来并州投靠我。”

    “你以为如何?”

    管亥对赵风一拱手:“多谢赵州牧!”

    接着,管亥好像觉得只是这样,还不够表达自己的心情。

    然后单膝跪地,对赵风再次一拱手:“多谢主公!”

    看到管亥跪地,又主动改口。

    赵风内心大喜。

    然后站起身来,走到管亥的身前,双手把管亥扶起:“跟着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你先回去统计一下人数。”

    “我好替你们安排妥当!”

    管亥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对于管亥会直接投靠自己。

    赵风也不太意外。

    如果有人愿意接受管亥,管亥早就投靠别人了。

    当然,在青州这个地方,唯一能接受管亥的,也就只有张燕了。

    可惜,张燕因为之前收编了上百万青州黄巾军、民。

    现在光粮食问题,就头疼的要死。

    自然不会,在继续接纳,其余的小众部曲了!


………………………………

第七百八十六章 北海国事(六)

    翌日午时过后。

    管亥派人送来各项统计。

    一共九千余可战之兵当中,有七千余是愿意跟管亥一起,投靠赵风的。

    另外还有两千余,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选择继续过以前的生活。

    按照赵风的估计,这些人,其实就几个领头的,想要自己把持军权,所以才不愿意投靠赵风。

    不过赵风对此,也没太在意。

    毕竟赵风的目的,只是招揽到管亥就可以了,其余士兵,有没有,都无所谓。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之后就是,这七千余士兵的亲属,大约在两万三千人左右。

    得到这些统计数据,再根据管亥之前,只准备向孔融,借五万石粮食。

    由此判断,这些士兵,也是半军半民的性质。

    简单说,就是每天吃的粮食,跟普通百姓一样,但却需要去打仗。

    这种情况,跟之前黑山军比较类似。

    所以说,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只能说一般。

    如果不是有管亥的存在,或许也活不到现在了。

    毕竟两军对阵,如果有一方的将领特别猛,那一方的士兵,也会跟着勇猛起来。

    看完这些统计数据。

    赵风看向熊大:“派人去跟管亥说一声。”

    “让他们把之前所有的辎重、粮食,都留给不愿意走的人。”

    “然后让管亥在三天内,把所有军、民,都带来大营,我会另做安排。”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之所以这么安排。

    是因为赵风,根本看不上,管亥目前还留有的辎重、粮食。

    所有干脆做个顺水人情,都送给留下来的那些士兵好了。

    这样也能让他们,过个好岁末,顺便让他们能感激自己。

    毕竟冀州的清河国、安平国、河间国,还可以吸纳十余万的百姓。

    这些人,赵风能轻易的安置下来。

    这时。

    一守卫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大营外,一自称是太史慈的将领,带着一自称是崔琰的文士。”

    “这名文士说,是应辟而来!”

    赵风听后,愣了一愣。

    之前在邺县征辟崔琰,结果几个月过去,半点回信也没有。

    但却在北海国这里,遇到了应辟而来的崔琰。

    有这几个月的时间,崔琰就是走也走到了冀州。

    不过,不管怎么说,崔琰好歹还是应辟而来。

    赵风点了点头:“把太史慈和崔琰,一同传进来。”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没多久。

    一文士打扮的人,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清河崔琰,应辟前来。”

    “琰拜见赵州牧!”

    说完,再次向赵风行了一个长揖。

    赵风直接发动天赋能力。

    统帅:六十五

    武力:五十七

    智力:八十九

    政治:九十一

    特技:商业三、驳倒三、农业四、驳倒三、交涉五、口才四。

    可传授特技:交涉。

    精通兵种:???

    战法:???

    忠臣特性:???

    天赋能力:节制。

    赵风看完,内心一喜,崔琰确实是大才一名。

    智力在自己的文官集团中,虽然不是最高,但也不低了。

    另外就是,崔琰的政治能力,是赵风现有文官集团中,最高的。

    当然,毕竟崔琰是三十来岁的人了。

    比郭嘉、满宠,要大上七、八岁,比田丰也要大上一些。

    赵风虽然心里开心,但表面上,还是没什么表情:“你为何会出现在此?”

    “另外,太史慈呢?”

    崔琰对赵风行了一揖:“回赵州牧的话。”

    “草民收到征辟令,便动身赶往冀州。”

    “不过西去的道路被阻,导致草民只能滞留在北海。”

    “前些日子,听到赵州牧前来北海的消息。”

    “故而寻找到孔北海,拿出了赵州牧的征辟令,让孔北海派人带草民前来寻找赵州牧!”

    赵风听完,暗道崔琰确实是玩政治的人。

    之前自称琰,没毛病。

    结果后面就自称草民了。

    这个自称,也没毛病。

    因为崔琰这就是要告诉赵风,他现在还没有官身。

    还是一介草民的身份。

    毕竟,就算是被征辟过来,也不一定马上就要给官身的。

    可能会充当食客,也可能会是个谋士,更有可能是来打杂的。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样,你先在军中,任主簿之职。”

    “我这里,不管是谁,也不管他能力有多大,都要先从基层做起。”

    “当然,你要是干的好。”

    “自然会比别人升的快!”

    崔琰对赵风行了一揖:“属下谢过赵州牧!”

    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主簿就是打杂的。

    平时就是负责记载一些事情,然后汇报一些事情。

    相当于文秘一类。

    当然,就是同为主簿,拿一样的品轶,但军中主簿,要比各县主簿高半级。

    同样,都是军中主簿的话,就是谁的大军人数多,谁就高半级。

    要知道,吕布当初也当过丁原的军中主簿。

    所以,这个职位,说高不高,说低也不算低。

    赵风点了点头:“对了,你还没说,太史慈呢?”

    “为何没有随你一同进来?”

    崔琰对赵风行了一揖:“太史慈是奉孔北海之命,特意送属下前来见赵州牧的。”

    “太史慈说,既然已经安全送到,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自然要返回孔北海处复命!”

    赵风沉吟了一下:“原来是这样。”

    “既然太史慈已经返回剧县,找个时间,你去剧县找太史慈酬谢一下。”

    然后把自己与太史慈之间的口头协议,全部告诉了崔琰。

    赵风相信,以崔琰的口才能力,自然会与太史慈打好关系。

    崔琰对赵风行了一揖:“属下遵命!”

    赵风突然想到什么:“对了。”

    “之前听闻,你在郑玄门下求学。”

    “现在那边情况如何?”

    崔琰感叹道:“自从青州张燕与田楷开始大战。”

    “属下等一行人,便到山中躲避兵难。”

    “前些日子,因为买进的粮谷十分缺乏,尊师只好停止授学,辞谢众学生。”

    “属下也是那时,收到了赵州牧的征辟令!”

    赵风听后,若有所思。


………………………………

第七百八十七章 北海国事(七)

    郑玄能教出崔琰这样的人。

    那郑玄本人,肯定也是有本事的人。

    只是要郑玄入仕来帮自己,可能会有些困难。

    不过郑玄那么多弟子,就算能力比崔琰差很多,但也可以丢到地方去任职。

    赵风现在,就是基层官员太少。

    除了一些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赵风才会换上自己信任的官员。

    其他绝大部分的地方官员,都还是原班人马。

    这些官员,对赵风的忠诚度,也就只能是一般了。

    如果遇到强敌,说不定他们会主动投降!

    赵风沉吟了一会:“再交给你一个任务。”

    “去把你之前的同窗,都聚集起来,如果愿意的话,都跟我去并州。”

    “只要他们有才学,自然不会埋没了他们。”

    “另外,你的老师郑玄,现在肯定过的也不好。”

    “你去负责,把郑玄请过来。”

    “他愿意入仕,就帮我做事,他要不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