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主公即便拿下了大谷关,曹操也已经率兵返回了兖州。”

    接着话锋一转:“我们这次来前来,可没有做好长期征战的准备。”

    “别的不说,单说粮食运输这一点,我们就无法支持长期征战。”

    “另外,这里乃是河南尹,袁绍要是有个什么其他想法,派兵劫了我军粮草,那我们就会出现极大的危机。”

    “毕竟我们与袁绍之间的关系,可算是死敌的!”

    “只要主公被围困在河南尹的消息传出去,我们的后方,必然会大乱。”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鲁肃分析的,确实很有道理。

    自己真要被围困在河南尹,幽州刘和不好说,但青州张燕肯定会有想法。

    哪怕张燕没有想法,张燕的麾下,也会有些想法。

    毕竟机会难得,谁也不想错过这个良机。

    何况,刘和那边,也有很大的可能,会脱离赵风的控制。

    即便赵风留守的大军,抵挡住了张燕与刘和的大军,经历一场大战,肯定也是死伤惨重。

    那时袁绍在率兵北上,赵风留守的大军,还拿什么抵挡袁绍?

    从利益方面出发,袁绍抢回天子得到的好处,显然不如得到河北三州之地强。

    何况,就算得不到三州之地,袁绍只要夺回冀州,那也比河南尹一个郡要强的多!

    袁绍权衡利弊后,利益加上仇恨,选择对付赵风,也是很正常的选择。

    但就这么让曹操带走刘协,赵风又有点心有不甘。

    赵风沉思了良久:“传令下去,王平率领本部,留守平阴,以确保我们的退路。”

    “其余大军即刻启程,追击曹操!”

    看到鲁肃想要开口再劝。

    赵风补充道:“我意已决!”

    鲁肃无奈,只要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没多久。

    赵风便率领三万余大军,浩浩荡荡的往大谷关方向行去。

    因为赵风出发时,天色就已经快到中午,所以天黑后,还稍微赶了一些路,才抵达洛阳西城门外。

    军营都是现成的,乃是几天前赵风大军自己建造的。

    毕竟当初只是后撤十里。

    最终会不会撤回平阴,还要看曹操的决定。

    要是曹操不撤走的话,赵风自然还会率兵回来,所以自然没有把大营给拆卸掉。

    而袁绍与曹操的大军都走了,城内大军大部分都是韩暹与董承的。

    几天前,他们之间,还在互相提防,自然也没谁会派兵来拆卸这些军营。

    而韩暹刚放松警惕,董承就趁机把天子给抢走了。

    韩暹就更没工夫,来管这些营地了。

    赵风刚刚进入中军大帐,便对熊大吩咐道:“熊大,你率领虎卫,进洛阳城打探一下情况。”

    “另外,看看大将军韩暹,现在在何处!”

    接着补充道:“顺便在打探一下,这段时间,有多少世家,从长安迁回了洛阳。”

    “重点留意何家之人!”

    熊大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之所以,要重点留意何家之人。

    是因为当初不管怎么说,赵风都受到了何进的一些恩惠,哪怕这些恩惠,是赵风送礼得来的,但名义上,赵风还是受了何进的恩惠。

    所以赵风也需要回馈何进的子孙。

    当然,抛开赵风个人不说,张辽当初也是受过何进恩惠的。

    毕竟当初张辽可是通缉犯,没有何进的帮助,张辽早就死了。

    另外,何进当初为大将军时,肯定也给了不少人恩惠。

    赵风此举,也算是拉拢这些人的人心。

    Ps:连发!


………………………………

第九百零五章 预留诏书

    其实赵风当初,在派张辽护送中山王之子,前去洛阳继任中山王时,就让张辽把何咸等人接到中山国去安置。

    毕竟何进对赵风与张辽,都有一些恩惠,而何进死后,以当时的情况,何咸等人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只是当初,何咸一家身份比较敏感,张辽最终也没办法接走何咸。

    亥时过后,熊大回到大营中军大帐,向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打探到洛阳的相关消息,其中大将军韩暹,在得知董承携天子出洛阳后,便率领所部,前去追击,目前战况不明。”

    “另外,还打探到,因为天子回归洛阳已经有一段日子了,确实有不少的世家、豪强,跟着返回了洛阳。”

    之后就把打探到的世家、豪强名单,逐一的念了一遍。

    毕竟当初这些世家、豪强,就是被董卓胁迫去长安的,洛阳本就是他们的祖地。

    加上天子东归,他们也看到了一些希望,所以这部分世家、豪强,也跟着回归了。

    其中自然也包括何进的子嗣。

    只不过,何进之子何咸,在被迫迁去长安时,因为各种原因,如今已经死了。

    如今也就何咸的妻子尹氏,带着何咸之子何晏,以及一干家丁,返回了洛阳。

    毕竟何家曾经显赫一时,何咸死在迁往长安的路上,以当时的情况,只能随便安葬一下。

    如今条件允许,尹氏自然要把何咸的尸骨,埋入何家的祖坟。

    赵风听完后,沉吟了一下:“明日派一队士兵,去把尹氏、何晏等人,护送到平阴去。”

    “他们要是不愿,你就跟他们说一下洛阳现在的情况。”

    “如今何晏还小,尹氏为了何晏的安危,自然会同意的。”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中军大帐,前去安排此事了。

    翌日一早,赵风便率领大军启程,直接赶往大谷关。

    在半路上,赵风得到哨骑打探到大将军韩暹的消息。

    昨天大将军韩暹,刚出洛阳城,追击董承大军不到半日,便被埋伏的曹操大军,给直接击溃了。

    如今听闻,大将军韩暹,已经率领残部,前去投靠袁绍。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风与鲁肃可以确认,董承与曹操,确实是早有计划的。

    不然不会配合的这么好。

    在即将天黑时,赵风率领大军,赶到了大谷关。

    赵风看着眼前的六丈高的雄关,沉思了起来。

    要知道,整个大汉,也就长安和洛阳的城墙,是六丈高的。

    其余各地的县城,一般都是三丈高,郡城一般也就是四丈高,只有特殊的郡城,才达到四丈半高。

    而州城,也就只有五丈高,只有十分特殊的州城,也会有五丈半高。

    这类州城,整个大汉,也就那么一两座。

    当然,为了表示对帝都的尊重,大谷关肯定不会满六丈高。

    但也差不了太多!

    这样的雄关,想要攻下来,确实不是容易的事。

    赵风觉得想要强攻的话,短时间确实办不到,便直接策马往前,准备前去叫关。

    鲁肃与熊大,看到赵风上前,立刻策马跟上。

    鲁肃直接开口道:“主公,叫关这种事,让熊大去干就可以了。”

    毕竟叫关需要在关下,也就是说,完全处于关上弓箭兵的射程范围。

    要是关上守将,要射杀赵风的话,赵风会出现很大的危险。

    熊大赶紧点了点头:“鲁司马说的对。”

    “还是让属下去吧!”

    赵风摇了摇头:“不必了。”

    “一来,对方守将,不一定会认识我。”

    “二来,就算对方认识我,也不会放箭杀我的。”

    “以曹操目前的情况,根本不会下令射杀我。”

    “否则不管我有没有被射杀,曹操都承受不起我们的怒火!”

    以赵风的大军情况,真要不管不顾起来,曹操是承受不起的。

    这个不管不顾,就是把镇守在各地的大军,全部调集过来进攻曹操。

    只是这样一来,曹操就算被赵风灭了,但赵风的治地内,也肯定会是一团乱。

    说不定张燕、刘和等人,就会趁火打劫。

    所以不把赵风激怒的话,赵风自然也不愿意这么干。

    而曹操对此,同样非常了解,所以肯定不会激怒赵风。

    否则最终只会便宜其他诸侯。

    当赵风到达大谷关下时,对着关上大声喊道:“关上守将出来搭话!”

    赵风话音一落。

    关上便探出半个脑袋,对着赵风回道:“末将曹仁,见过右将军!”

    赵风一听就知道,曹仁肯定是认出自己了。

    毕竟当初徐州之战时,早期吕布大败曹操,但因为不认识曹操,在遇到曹操时,反而询问曹操,曹操在什么地方。

    曹操直接谎报一个地方,吕布便前往追击。

    也因此让曹操逃过一劫。

    赵风在得知这事后,就已经把各路诸侯、将领的画像,分别让自己的将军记住。

    为的就是避免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曹操身为当事人,显然也把赵风的画像,让他的部将都看过一遍了。

    所以曹仁认出赵风,赵风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赵风略作沉吟:“曹将军既然知道是我,那就打开关卡,放我过关。”

    赵风其实也就随口一说。

    毕竟曹仁是曹操的从弟,曹操特意让曹仁留守在这里,显然不会放赵风入关的。

    而以曹仁与曹操的关系,劝降什么的,也同样不可能。

    但说出来试试,也没什么不妥。

    曹仁沉声道:“主公有令!”

    “如右将军率兵赶来救援陛下,就说明右将军乃是忠君爱国之士。”

    “故,陛下留下一封诏书,让末将交给右将军!”

    “右将军还请稍等片刻。”

    赵风对此,同样不觉得奇怪。

    什么忠君爱国之士,都是扯蛋。

    曹操知道后面肯定会有追兵,所以肯定也准备了几封诏书。

    反正谁来了,都是给对方一封诏书打发。

    如今天子在曹操手上,那诏书,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没多久。

    关门便打开只能同行一人的缝隙,等人出来后,关门马上便关闭了。

    士兵快步跑到赵风身前,把手中的诏书,高举过头顶:“请右将军接诏!”


………………………………

第九百零六章 封大将军

    赵风直接从士兵手中,接过诏书,然后打开仔细查阅了一遍。

    大意就是,大将军韩暹,欲犯上作乱,刚好被卫将军董承发现,然后带着天子,逃离了险地。

    幸好半路得到兖州牧、镇北将军曹操的接应,这才逃离了大将军韩暹的追击。

    如果右将军能率兵前来救援,就说明右将军乃是忠君爱国之士。

    故晋封赵风为大将军!

    赵风看完后,直接把诏书交给鲁肃:“子敬也看一下。”

    鲁肃沉吟了一下:“这不妥吧!”

    这是给赵风的诏书,通常情况下,是不能给别人看的。

    当然,私下里给别人看,外人反正也不会知道。

    只不过,这里在大谷关下,关上还有曹操的守将与士兵看着。

    赵风这么做,确实欠妥。

    赵风思考了一下,觉得人确实多了点。

    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