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九百一十八章 重立少帝

    并州、常山郡、元氏、州牧府。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荀友若派人送会文书一封。”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田丰身前,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看了一遍,然后把大概事情,都告诉了田丰。

    田丰听完,沉吟道:“听上去,袁术好像已经认可了主公的意见。”

    “只是不知道,袁术会不会按照主公的意见来办!”

    赵风感叹道:“如果袁术还年轻十岁,应该会完全照办。”

    “不过,以袁术如今的年龄,能做到一半,我就满足了。”

    田丰听后一愣,接着点了点头:“主公分析得有理。”

    如今袁术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

    十年后,就是五十好几。

    以汉朝的平均年龄,袁术能不能活那么久,都是一个大问题。

    有了这层原因,袁术就算想按照赵风说的去做,也有心无力。

    能坚持五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毕竟能活到七、八十岁的,那都是极少数人。

    赵风接着询问道:“一个月过去,少帝教导的如何了?”

    田丰没做思考,直接道:“目前教导的,都是一些天子礼仪。”

    “已经颇见成效了。”

    赵风点了点头:“袁术派使者团前来元氏,估计也要一个月时间。”

    “元皓就再教导一个月吧。”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一个半月。

    这一个半月里,袁术开始派人,四处出使各路诸侯。

    表明之前要称帝是说法,都是流言。

    另外还暗指,这些流言,都是曹操派人,四处传播的。

    其目的就是要中伤袁术,好为以后出兵做打算。

    这天,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守城校尉来报,说袁术的使者团,已经入城了。”

    赵风点了点头:“比我们预想的,要晚来了半个月。”

    “派人把使者团接去驿馆入住。”

    “至于接见使者的事,就交由元皓去处理了。”

    毕竟这些事,都是商议好了的。

    赵风见不见,也没什么区别。

    而这些使者团来这里的目的,也不是非要见到赵风。

    他们只要把少帝给护送回去,任务就算完成了。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田丰走后。

    赵风看向熊大:“这都过去两个半月了。”

    “鸿雁传书之事,处理的如何了?”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回禀主公。”

    “荆州地下组织人员,送回消息,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根据推测,大概还有半个月,会驯养鸿雁传书之人,应该就能抵达元氏了。”

    赵风听后笑道:“很好!”

    “看来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消息接收速度,就要快上很多倍了。”

    “想想还真是期待啊!”

    时间一眨眼,便过去了十天。

    这十天里,袁术派来的使者团,只待了七天,然后便带着少帝,启程返回寿春。

    之所以待了七天,也只是给外人做做样子。

    其实袁术的使者团,也就进了州牧府见了田丰一次,然后就没有在进过州牧府了。

    这天,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扬州传来消息,说袁术开始建造大型宫殿。”

    “之前袁术要称帝的消息,又流传了起来。”

    “而且,因为袁术在建造宫殿,各路诸侯,也开始发声了。”

    赵风哦了一声,询问道:“都有那些诸侯,发出了什么声音?”

    田丰摇了摇头:“这些都是流言,无法辨别真假。”

    “还是等确定之后,在来告诉主公吧。”

    “免得因为错误的消息,让主公做出错误的判断。”

    赵风点了点头:“也好。”

    接着话锋一转:“马上就要收割冬麦了。”

    “今天收割完冬麦以后,从治地内招募三万新兵。”

    田丰想了想,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如今赵风多了代郡、雁门郡、上郡、河东郡、渤海郡几地。

    要多招募一万新兵,自然问题不大。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两个月时间。

    这两个月里,大汉又开始风起云涌了,各种消息不断。

    因为消息太过混乱,一时间也没人分得清真假。

    但赵风知道,有一件事,是真的。

    那就是,袁术要重立刘辩为帝的消息。

    而这条消息,是其他诸侯最不相信的。

    因为刘辩已死,乃是共识。

    其余各种消息,也都是围绕着刘辩来转。

    比如刘辩是如何被人救离洛阳皇宫,又比如刘辩逃离皇宫后,为了掩护刘辩撤离,在哪里哪里,与谁谁谁交战。

    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刘辩与人逃散。

    不过经历这么些年,总算再次找到了刘辩。

    另外就是,某某地方的某些村民,说刘辩曾经在哪里哪里生活过多久。

    而这些消息,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最主要的就是,曹操宣称,怀王已死。

    以前条件不允许,没有好好安葬,如今要把怀王以王礼厚葬。

    这天,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袁术派人送来文书一封。”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田丰的身前,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一遍,开口道:“袁术说,三个月后,在寿春辅佐少帝重归帝位。”

    “邀请我们前去观礼。”

    “另外,传国玉玺,也会一同面世。”

    田丰沉吟了一下:“如今荀友若还在寿春。”

    “主公就让荀友若去观礼吧。”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种事情,我想各路诸侯,应该都会亲自前去观礼吧!”

    田丰摇了摇头:“应该是,都派人去观礼。”

    “就算其他诸侯都去,并州离扬州也太远了。”

    “主公也不便前往。”

    赵风听后,思索了一下,便知道田丰为什么会这么说。

    那是因为扬州太远,又太过危险,而自己又没有子嗣存在!


………………………………

第九百一十九章 二分天下

    赵风沉吟了一下:“收割冬麦赋税的情况,进行的如何了?”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进展顺利,还需要再过几日,便能把各地赋税统计完毕了。”

    赵风知道,以前自己治地不大,所以各地赋税文书送到元氏,时间上也不会差太久。

    另外田丰要把这些数据统计起来,也相对要简单一些。

    如今治地范围扩大了几个郡,所以离元氏较远的郡地,送来文书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

    再有就是,要统计的数据,也会更加复杂。

    所以整体时间,会相对晚上几天。

    赵风点了点头:“行吧。”

    “反正这事也不急。”

    “拟一份文书送给荀谌,就让他在寿春观礼好了。”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接着话锋一转:“如今各地,基本上已经播种完毕。”

    “接下来就是需要招募三万新兵。”

    “主公是否要趁这个空闲时间,来完成大婚?”

    赵风沉吟了良久:“也罢,我与宓儿相处了小半年……”

    停顿了一下,然后转而道:“在拟一份文书送给赵云。”

    “让他替我去中山国毋级甄家,下聘礼。”

    “至于黄道吉日,就交给你们去处理了。”

    田丰面露喜色,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田丰没办法不高兴,耗费了这么些年,赵风总算要成亲了。

    此举可以说,是让各路将领安心的最好良药。

    只要赵风有了子嗣,哪怕赵风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起码这些将领,也有下一个效忠的对象。

    一眨眼,时间就过去三天。

    这天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黄道吉日已经推算出来,是……”

    赵风疑惑道:“怎么吞吞吐吐的?”

    “不就是一个黄道吉日嘛?”

    “直接派人告诉我一声,然后在派人通知赵云不就可以了?”

    田丰犹豫了一下:“最近的黄道吉日,是七月初八!”

    “下一个黄道吉日,便要等到秋收过后。”

    赵风听后一愣。

    七月初八,是黄道吉日,赵风不意外。

    因为袁术,也是选择在那一天,要让‘刘辩’举行登基大典。

    这天自然是黄道吉日,诸事皆顺。

    而以赵风现在的身份地位,要选择的黄道吉日,肯定都是大吉大利的那种,容不得丝毫不利的情况。

    这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哪怕赵风个人对所谓的黄道吉日不在意,但赵风麾下之人,肯定是非常在意的。

    否则日后,要是出了任何情况,就会推卸到当初没有选好日子。

    但这天被刘辩用来登基,那么为了避讳与天子同天进行其他大典,赵风是不能使用的。

    因为任何事情,都要与天子区分开来,这就是天子的权威。

    当然,如果赵风不承认的话,也是可以不用在意的。

    但问题就是,袁术重立刘辩登基,都是赵风一手促成的。

    所以赵风不可能不承认刘辩的地位。

    赵风思考了一下:“这样吧。”

    “以我现在的身份,七月初八,就用来订婚好了。”

    “至于结婚,就改在秋收过后吧。”

    “反正也就几个月时间而已。”

    对于赵风来说,始终觉得甄宓还太小了一点。

    晚几个月,也没什么。

    而且先订婚在结婚,也符合赵风的身份。

    田丰沉吟了一下:“那就依主公所言吧。”

    然后转身退出了议事厅。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就过去了三个月时间。

    这三个月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着袁术重新让刘辩登基而转。

    当然,反应最激烈的,则是要数曹操。

    毕竟对于其他诸侯而言,‘刘辩’重新登基,也是有好处的。

    至于刘辩的真伪,除了曹操会去仔细辨认,其他诸侯就不好说了。

    目前就有消息流传,曹操在集结大军,准备破坏刘辩的登基大典。

    而其他诸侯,则都是选择在观望。

    这天。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甄家之人,都已经进城了。”

    “敢问主公,要把甄家之人,安置在何处?”

    赵风想了一下:“安置到别院吧。”

    但觉得好像又有些不妥:“算了,把别院的地契送给宓儿。”

    “让宓儿去处理这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