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大大减少了一些时间,但耗时还是稍微长了一点。”

    鲁肃略作沉吟,接着说道:“二是,主公把清河王、安平王、河间王的王府卫戍,征调过来。”

    “这三位王爷,目前每位王爷都拥有八千余王府卫戍。”

    “主公只要分别征调五千人,就能调集一万五千大军过来!”

    “有了这一万五千大军打底,新俘虏的八千降卒,也能打散编入进去。”

    “等于我军便多出了两万三千大军!”

    “有了这新增的两万三千余大军,我军便能迅速攻城拔寨。”

    “待青州平定以后,主公可以把部分黑山军,参入这些王府卫戍,然后每位王爷分别归还三千士兵便可。”

    “此举不但能快速攻城拔寨,还能削弱各位王爷的王府卫戍,另外还可以给王府卫戍掺沙子,减少他们的忠心程度!”

    赵风听到后,沉吟了下来。

    鲁肃说的两个方案,确实都是可行的方案。

    比如说第一个方案。

    赵风现在是让徐晃,兵分两路,每路五千左右士兵,去围困漯阴与祝阿。

    然后让文丑率兵去围困著县,让张郃去围困历城。

    这样做,只要耗时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能逼迫这四县投降。

    按照鲁肃的做法,徐晃应该兵分四路,分别围困这四座县城。

    然后让张郃与文丑,继续兵分四路,就可以额外围困济南郡的四座县城。

    而济南郡,共有著县、历城、菅县、东朝阳、邹平、梁邹、台县、土鼓、于陵,已经治所东平陵,十座县城。

    除去徐晃围困两个,张郃与文丑围困四个,剩余的四个,可以交由赵风的六千虎营与鲁肃的部曲来围困。

    何况东平陵还有华雄的一万五千骑兵在外。

    这样一来,整个济南郡,便会被赵风的大军,分别给围困起来。

    只待半个月到一个月,肯定会陆续有县令受不了压力,而选择投降。

    即便再忠心张燕的县令,在到了收割粮食的时节,这些县城也会断粮。

    也就是最多一个半月,这些县城便会全部投降。

    当然,这样一来,除了耗时方面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赵风的大军,全部被分散了。

    如果刘备派遣关羽或者张飞,率领五千到七千左右的部曲,前来各个击破,赵风的布局,也就功亏一篑。

    除非吕布非常给力,能打的张燕与刘备,根本腾不出手来。

    第二个方案,好处更多,速度更快。

    毕竟万余人的大军,去进攻不足千人守军的县城,就算是强攻,一天就能拿下一个。

    赵风的几万大军,兵分三路,四、五天时间,就能把整个济南郡全部攻下了。

    只是这样一来,损失的兵力,会比较多。

    而且还有一个麻烦,就是向清河王、安平王、河间王征调王府卫戍,可能会遇到阻碍。

    赵风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诉了鲁肃,然后询问道:“子敬对此,有什么看法?”

    鲁肃沉吟了一下:“如今乐安郡,已经完全被吕布的暗手控制。”

    “就算刘备会派遣关羽或者张飞,率兵过来各个击破,也必然要率兵从于陵赶来。”

    “我们只要在于陵多派遣一些大军驻守便可。”

    “比如抽调华将军五千骑兵,然后加上主公的豹营,一同在于陵镇守。”

    “至于向河间王、安平王、清河王,征调王府卫戍之事。”

    “主公也不必太过担忧,如今天下纷乱,除了主公的治地,与曹操的治地,还保留了这些王爷。”

    “其余诸侯的治地内的各位王爷封国,都已经被强行撤国置郡了。”

    “稍微好点的,也是从郡国,变成了县国。”

    “主公派去的人,只要稍微提及一点,想来征调王府卫戍之事,便成了!”

    “因为以他们掌控的王府卫戍,根本无法与主公抵抗。”

    “几位王爷,留不留的住王位,全在主公一念之间。”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其实在赵风的治地内,还有赵国和中山国。

    只是赵国原本就不大,赵王的王府卫戍,也要比其他王爷少三分之一。

    不过在早期时候,赵风从各位王爷那里,分别抽调了两千部曲。

    所以赵王的王府卫戍,当初就只剩五千余部曲,刚好守卫赵国的都城。

    而中山国,因为赵风在中山国本就有一些威望,加上之前还有甄尧的存在,一直在钳制中山王的王府卫戍。

    所以中山王的王府卫戍,并不是完全效忠中山王,威胁是最小的。

    所以这次,征调王府卫戍里,没有赵国和中山国。


………………………………

第九百六十八章 一起实行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赵风之所以没有举行祭天大典,来继任赵王之位。

    赵风给内部的解释,就是暂时不能把其他王爷,给撤掉。

    而因为赵风治地内,原本就有一个赵王。

    所以赵风就以此为由,暂时没有继任赵王之位。

    毕竟赵风一但继任赵王,赵风内部那些心向汉室的官员,肯定会有人表示不满。

    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而等这些官员,看透了其他诸侯的所作所为,赵风以后再来继任赵王,就没人会有其他意见了。

    何况对赵风来说,当不当赵王,也就是一个名分而已,根本无关紧要。

    赵风思考再三:“我考虑了一下。”

    “我发现两个方案,没有太多冲突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就两个方案,同时进行吧。”

    “这样一来,两个方案,也能互补一下!”

    “派人去清河王、安平王、河间王征调部曲的任务,就交由子敬来处理吧。”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鲁肃既然有了这个想法,肯定会准备好话术,然后派人去传达就可以了。

    赵风也没必要另派他人。

    等鲁肃走后。

    赵风看向熊大:“熊大,派人去传令夏竹。”

    “让她调派三千女兵,前来高唐驻守。”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第二天,午时。

    夏竹便带着三千女兵,来赵风这里报道了一下。

    之后便率领三千女兵,进驻了高唐城内。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就过去了六天。

    这天。

    鲁肃急匆匆的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吕布派人前来,只怕是要催促主公加快步伐了!”

    赵风点了点头:“劳烦子敬,先去探探口风。”

    “如果是催促我们加快进攻步伐,我就不用见了。”

    接着转移话题,直接问道:“清河王、安平王、河间王的王府卫戍,什么时候才能到?”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几日前,派遣征调王府卫戍的人,就送回消息。”

    “清河王、安平王、河间王,对于主公要征调王府卫戍,没有任何意见。”

    “想来如今也快抵达平原了。”

    这时。

    一守卫快步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两位自称是清河王麾下的校尉,要求见主公。”

    赵风点了点头:“传进来!”

    守卫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守卫走后。

    赵风看向鲁肃笑道:“看来清河王派来的王府卫戍,已经到了。”

    “想来安平王与河间王的王府卫戍,这几天也能赶到了吧。”

    鲁肃点了点头:“安平王的王府卫戍,应该在明日赶到。”

    “河间王的王府卫戍,可能要再等两日了。”

    这时。

    两位穿着锁子甲的将领,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单膝跪地,一拱手:“末将参见大将军!”

    赵风隔空一抬手:“无需多礼,都起来吧!”

    两位校尉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站起了身来。

    赵风点了点头,直接开口道:“我这里有八千降卒,需要重新打散后,收编起来为我军所用。”

    “之后还有两路王府卫戍前来听调。”

    “我意,你们二位,分别从自己的部曲当中,挑选五百二十到三十岁士兵出来。”

    “然后分别给你们划拨五百降卒,由你们去整合。”

    “有意见吗?”

    两位校尉对赵风一拱手:“末将领命!”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熊大:“熊大,你带二位下去处理此事。”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然后走到两位校尉身前,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位将军请!”

    两位校尉分别对赵风一拱手,然后便跟着熊大一起退出了中军大帐。

    校尉之职,在赵风这边,与其他诸侯那边,都已经沦为了中低级将领。

    但校尉之职,在各位王爷那边,依然是高级将领。

    因为各位王爷,还是按照汉统,不设有将军之职,也不能安排中郎将之职。

    设有在各位王爷那边,最高将领,就是校尉。

    所以熊大称他们为将军,也是正常的称呼。

    而整编降卒,就是要把降卒打散,然后分派到各个部曲。

    所以赵风从他们那边抽调一千士兵出来,然后补充一千降卒进去,他们自然不会有意见。

    因为他们身为校尉的编制,就是两千五百人。

    只要编制没有改变,就表示赵风没有要动他们。

    等熊大与两名校尉走后。

    赵风看向鲁肃:“子敬,你带人去黑山军降卒走一趟。”

    “把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都登记一下。”

    “我另有安排。”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第二天,安平王的王府卫戍,前来赵风这边报道。

    赵风同样是从他们的部曲当中,抽调五百年龄不大的士兵出来,然后给他们分别补充五百黑山军降卒。

    第四天,河间王的王府卫戍,前来赵风这里报道。

    赵风按照老规矩,对河间王的王府卫戍,进行了整编。

    而抽调出来的三千年轻士兵,赵风也分成了两个部曲,然后把鲁肃从降卒当中掉选的年轻士兵,征调了两千人,补充进两个部曲。

    这样一来,这两个部曲,就分别是两千五百人的编制。

    而且这两个编制里面,有两成是清河王的士兵,有两成是河间王的士兵,有两成是安平王的士兵,剩余的四成,则是黑山军降卒。

    成分虽然杂乱,但也同样有利于赵风,把这两个部曲,完全整编成自己的部队。

    而八千黑山军降卒,被赵风这么一整编,也就只剩三千黑山军,暂时没有打散整编了。

    入夜后。

    赵风招来鲁肃:“准备的差不多了,明日告诉吕布派来的使者,我军马上会开始行动。”

    然后询问道:“对于如何安排部曲去围困县城,子敬应该已经早有规划了吧。”

    鲁肃点了点头,从胸口拿出一份文书,双手呈上:“已经完全规划好了!”


………………………………

第九百六十九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