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传奇-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本官记得崇祯元年的时候,统计的户数是三万余户,七万多人啊。”

“这个,连年的灾荒,加上流寇造反,人口和户数都是大减了。”

“本官听你的意思,崇祯二年到现在,没有进行过户数和人口的统计,是这个情况吗。”

“的确,这是下官的失职,请大人恕罪。”

“不用首先请罪,说说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流寇一直在米脂县肆掠,无法统计。”

“大人说的不错,崇祯二年的大旱,流民大量出现,不少的流民加入到流寇之中,朝廷派遣大军多次围剿,米脂县已经成为受害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这户数和人口统计的事宜,根本就无法做了。”

郑勋睿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先前护院在官道上面行军的时候,几乎没有看到什么百姓,他还以为是大部分的百姓躲在家里,害怕遭遇到牵连,如今看来分析有误,不是老百姓不出来,而是这一带的人已经不多了,恐怕绝大部分都是饿死或者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了。

想想而是,崇祯二年延安府大旱,其中府谷、神木、米脂、葭州和绥德一带最为严重,延安府知府马懋才写给朝廷的奏折,说延安府所辖地方全年没有下雨,草木都枯焦了,老百姓挖深山中的蓬草为食,蓬草挖完之后,剥树皮吃,树皮吃完之后,只能够到山里挖观音土吃,观音土不能够消化,很多的百姓腹部坠胀,痛苦的死去。

饥荒发展到最后,老百姓挖出饿死的人,骨头当柴火烧,肉煮熟了吃,可是吃人肉的结果更加的严重,吃过人肉的百姓,没有几天的时间,眼睛红了,全身肿胀,痛苦死去。

当时马懋才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千里赤野,几乎看不到人烟。

如此的情况之下,流寇才大规模的产生,崇祯二年达到了**,朝廷开始高度重视,任命右都御史杨鹤为三边总督,进驻陕西大规模的剿灭流寇。

饥荒、战火、天灾,这些因素加到一起,瞬间就能够夺取大部分人的性命。

郑勋睿的脸色渐渐冷酷起来。

“宋大人,本官预计一下,崇祯二年末的统计数据,怕也是假的吧,那个时候朝廷正在西安府、延安府和庆阳府大规模的剿灭流寇,兵荒马乱之际,县衙怎么可能去统计人口,供给大军都来不及。”

宋仁宏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低下头。

“回禀大人,的确没有统计。”

“到如今,米脂县剩余人口,怕是不足万人了吧。”

宋仁宏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许了。

郑勋睿的心开始下沉,一种冰凉的感觉涌上心头,本来以为能够在延安府各地大力推行甘薯种植,辅之以玉蜀黍,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解决饥荒的问题,如今看来,这一切恐怕都是笑话了,人都死的差不多了,还有谁能够去种地。

同时,流寇还在四处劫掠,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杨鹤曾经主张招抚的政策,完全失败,各地被招抚的流寇,大都在各县守备衙门,装备得到了一定的补充,也搜刮到了粮食,这个时候力量更加的强大,导致延安府各地根本不能稳定。

洪承畴剿灭流寇的政策完全不一样,以杀为主,很少放过投降的流寇,谁知道在厮杀的过程之中,会不会有无辜的流民成为冤魂。

从杨鹤和洪承畴的奏折来看,六月份开始,投降再反的流寇纷纷冒出头来,大军再次开始在庆阳府和延安府大规模的剿灭流寇,这意味着惨烈的杀戮再次开始了。

本来就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哪里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无人区三个字浮上心头。

县衙在城南,从城门到城南,走遍了大半个县城,看到的人不多,整个县城都是死气沉沉的。

“宋大人,县城之内还有多少人。”

“去年和今年,很多的士绅富户,都迁走了,目前县城的人口,不足三千人。”

郑勋睿感觉到牙齿都是凉的,他几乎要骂人了,崇祯二年陕西大旱,这种情形,其实在崇祯元年下半年就体现出来了,那个时候延安府知府马懋才在干什么,朝廷在干什么,能够拿出来银子去训练登莱新军,能够给与袁崇焕大量的银子,为什么就不能够救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而且愚昧无知的东林党,于南方的商贾结合起来,成为利益共同体,他们给皇上提出了建议,增加农业赋税,免去商贸赋税,导致朝廷的收入大幅度的减少,让遭遇灾荒的百姓,完全失去了希望。

更加令人气愤的是,东林党不仅仅是建议增加农业赋税,还要大规模征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这条政策很快贯彻落实下去,那些拖欠赋税的,大都是走投无路的百姓,官府强征赋税,等于是逼迫他们造反。

崇祯三年底,农业赋税增加,商贸税几乎不存在了。

恶果在延安府表现出来了,号称七十二营的流寇,绝大部分的首领都是出自于陕西,其中的绝大部分又是出自于延安府,这些流寇目前还是各自为营,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战斗力不强,除开能够收纳哗变军士的军队,其余的就是乌合之众,不能够引起朝廷的特别关注,可一旦他们形成了合力,有了不错的战斗力,联合起来之后,就将成为推翻大明王朝的决定性力量,到了那个时候,神仙也救不了大明王朝。

自己所看到的朝廷资料,延安府三十七万户,一百零四万人,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情况了,如今能够留下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延安府的面积是很大的,四万多平方公里,在陕西境内,所辖地域面积仅仅小于巩昌府,甚至大于西安府,这样一片广袤的地方,可能只有十几万人,那不是千里无人烟,还能够用什么来形容。

另外一个念头也出现在郑勋睿的脑海里面。

不沾泥进攻米脂县城和葭州州城,不是什么胆子大的问题,而是除开攻打县城,其余地方没有进攻的必要了,都没有什么人了,也不需要进攻,也得不到粮草的补给,不沾泥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才进攻米脂县城和葭州州城的。

还有一个问题,如此广袤的土地上面,大山不少,流寇自然是能够来去自如了,打得赢就狠狠的打,打不赢就凭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跑,战斗力不是那么强悍的官军自然是追不上的,所以流寇总是能够在陕西肆掠。

流寇大规模进入山西的时候,也是山西遭遇重大灾荒的时间。

郑勋睿隐隐的看到了流寇总是存在的原因,这不是史料之中记载的情况,若是自己按照史料的记载去理解,如今是哭都哭不出来。

第一百三十章上任

申时,杨贺带领五百护院准时回到了米脂县,众人身上的血迹都没有完全干涸。

这次的战斗更加顺利,护院已经习惯了厮杀,加上配备了足够的弓箭和棉甲,武器方面是不用发愁了,杨贺采用的是箭雨为主的战术,经过近三年训练的护卫,几乎是箭无虚发,仅仅凭着箭雨,就让流寇基本崩溃了,流寇没有进攻的机会,也没有逃跑的机会,一个个都成为了活靶子,被射的如同刺猬一般。

冲杀几乎不存在,一千流寇很快被剿灭。

战斗结束,打扫战场的行动也很快,此次带回来的主要是粮食和兵器,战马只有两匹,还是蒙古马。

郑勋睿没有详细询问战斗的情况,而是询问斥候,沿路是否发现很多的百姓,得到的答案是明确的,那就是几乎没有见到什么百姓。

这让郑勋睿明白,他的判断基本是准确的。

这也意味着他的整体部署,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救济百姓已经是次要问题,剿灭流寇成为主要问题,若是不能够让延安府各地平静下来,让流寇不敢进入延安府,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本来就少的可怜的人口,还会快速的减少,而且目前的情况之下,州衙和县衙根本无法做出什么统计的事宜,也无法到村镇去,要知道那些地方都是流寇活动的地方,府州县衙门的官吏若是下去了,和找死是差不多的。

官府和百姓之间完全割裂开来,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九月初七,酉时,七百九十六名护院抵达延长县,重伤的四名护院,留在米脂县养伤。

延长距离肤施县尚有一百二十里地,若是继续行军,抵达肤施县的时候,城门也关了,如此众多的人,守卫城门的军士是不敢开门的,郑勋睿也不愿意夜间进入肤施县,夜间护卫也不好安排食宿的事宜。

护院在官道安营扎寨,郑勋睿没有进入延长县。

九月初八,辰时,大队人马出现在肤施城外,守卫城门的军士,脸都吓白了,赶忙准备关闭城门,好在杨贺快马上前,大声怒斥知府大人上任。

府城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一样显得死气沉沉,不过这个时候,郑勋睿平静了很多,他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情况,内心有了充足的准备了。

府城比米脂县城还是要大一些,但规格和江南完全不一样,放眼看去,大部分的颜色都是黄色,土地是黄色的,山坡是黄色的,连带着天都好像是黄色的,空气之中弥漫着黄沙的味道,让人分不清楚天地之间的区别了。

连续的灾荒,草都被人吃光了,除开能够看见黄土,不可能看见其他的什么东西了。

护院全部都进入府城。

延安府诸多的官吏,听闻新任的知府大人前来上任,早就做好准备了。

米脂县的战斗,他们还不知道,可是他们着急的是安塞县的战斗,投降之后再次造反的神一魁,正在带领流寇攻打安塞县。

要说延安府遭遇这等的战斗不少了,本不该如此的惊慌,可他们担心的是安塞县城距离府城只有六十里地,一旦安塞县被拿下,神一魁是不是会直接进攻府城。

原知府马懋才大人早就离开了,新任的知府大人尚未到来,按照诸多官吏的理解,怕是过年之后才会到位的,这样的鬼地方,谁愿意来的。

新任知府如此之快就到位了,这出乎所有人预料,要知道朝廷的邸报才刚刚送达,更加让诸多官吏意外的是,新任的知府大人,居然是殿试状元、翰林修撰。大家有些糊涂了,是不是这位修撰大人得罪什么人了,放着好好的翰林不做,来到如此穷山恶水的地方,岂不是自找苦吃。

延安府同知马祝葵,通判孙启萌带领诸多的官吏,急匆匆的赶往城门的方向,一人是万历年间的举人,一个是天启年间的举人,来到这穷山恶水的地方,原来是府衙的经历和知事,八品和九品的官,绝无机会成为同知和通判的,不够连年的饥荒,流寇肆掠,有门路的官员几乎都离开了,其他的进士也不愿意到这里来,两人遂一步步被提拔起来了,不过两人也知道提拔的代价,那就是他们几乎没有机会离开这里了。

还没有等到他们赶到城门,大队人马就过来了。

两人看见前来的队伍,禁不住哆嗦了一下,这股队伍隐隐含着杀气。

郑勋睿也看到了赶过来的诸多官吏,官服就代表了他们的身份。

“本官郑勋睿,今日到延安府上任。”

郑勋睿下马,在站定的众人面前开口了。

马祝葵和孙启萌连忙带领众多的官吏行礼,他们没有机会见到状元,更不用说见到皇上。

“下官延安府同知马祝葵。”

“下官延安府通判孙启萌。”

。。。

郑勋睿注意看了看孙启萌,年纪好像不小了,通判一般都是和锦衣卫有联系的,崇祯年间也不例外,不过这个孙启萌,看起来就是读书人,恐怕还不会被锦衣卫瞧在眼里,加之延安府这样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