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大明-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阶和蔡云程两人之间官员两个皇子的猜测,紧是两人各自一句话,就在不提这事了。

  历朝历代,储君都是最为禁忌的话题,稍有差错,站错了对,那就是前程尽毁的,更何况,当今圣上对此可是非常忌讳的。

  永寿宫中,嘉靖扔进坐在蒲团之上,脸上带着一丝讽刺的笑意:“朕把这两个儿子派出去,朝中的那些个臣子,估摸着该乱起来了吧?”

  旁边一直伺候着的黄锦轻轻往前凑了一下,低声道:“要不然让锦衣卫盯着些?”

  “不必。”

  嘉靖大手一挥,带动袖子掀起一阵凉风:“朕自有打算,让他们闹闹也好,朕也想看看朕这两个儿子到底如何啊。”


第四十六章 急速赶路

  “逆子。”

  严府,严嵩虽然不怎么关心朝政了,毕竟朝政有他儿子看着,而且,他那逆子单以心思头脑而论,绝对是聪明绝顶的。

  更何况,他也上了年纪,就算是有心处理朝政,也是没有精力的,只能说是有心无力了。

  所以,严嵩平日里只是负责替皇帝炼丹,或是朝中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了,下面才会有人通报给他。

  而严世藩在内阁撕碎奏折这事情,虽然事情不大,可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严嵩这边自然是得到了消息。

  原本,严嵩是想进宫一趟的,都已经让下面的人准备轿子了,可,最终却是没去成,不是别的原因,而是他不想去了。

  最近这段时间,严世藩做的出格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并非是什么事他去皇帝跟前求情都有用的。

  现在这么焦急的赶过去,倒是不妥,不如登上几天在去。

  严嵩府上如此,而那边,裕王府中却是另外一番情景。

  前任太子病史,于情于理,裕王都该是下一位太子的,只是,裕王不争不抢的脾气,还有皇帝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

  且,景王的服色又与裕王无别,更是引起朝野议论,如此,景王心里自然也是有了心思的,如今,那些围在景王身边的臣子,竟然是不在少数了。

  相反之下,裕王倒是略占下风。

  “殿下,这次去湖州那边,可不比在京城当中啊。”

  高拱是裕王府的讲学侍,此时自然是要在裕王跟前出谋划策的。

  陈以勤、张居正两人则是坐在旁边,显然也是有事要叮嘱的,只不过高拱先开口了,他们两个自然是要等会的。

  这三人中,也就以高拱的脾气最为急切了。

  “这是自然。”

  裕王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的无奈之色:“湖州府,虽说并非是此次大灾的全部所在,可也难啊。”

  张居正则身子往前倾斜:“殿下不必焦急,银两已经追回,其他的事情,倒是都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殿下去了湖州,只要能稳住民心,别出乱子就成,其他的,可以慢慢的来。”

  一直都是老好人的陈以勤笑眯眯的捋着胡须:“剿寇总有复燃时,可这大灾只要安顿下来,也就无恙了。”

  “殿下无需做的多好,只需稳住就成了。”

  陈以勤这才是看的最为清楚的,现在裕王做事,肯定是奔着皇位去的,虽然其性子温和,可不代表他不想坐上皇位。

  且,裕王比景王大,哪怕只是这一个月,仅此,在这个长幼有序的年代,就占据大理的。

  别看现在景王闹的欢腾,可这不过是表面罢了。

  所以,现在裕王原本就占着先机,不必急于如同景王那般表现,只需要稳扎稳打就成。

  “多谢先生指教。”

  裕王冲着陈以勤拱手,看其态度,根本就不像是皇帝,这也是裕王身边有大臣围拢的最主要原因。

  如此温和儒雅的殿下若是成了太子,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日子肯定要比现在好。

  虽说裕王这边不求表现,可,也不敢在京城耽搁太久的,毕竟这牵扯无数灾民的事情,而且,湖州那边没了主事之人。

  所以,接到圣旨的当天,裕王的车架就出现了,五百侍卫随行,不过一路上却没打什么仪仗,而是简装快行。

  按照陈以勤等裕王府的人给裕王的分析,湖州那边要尽快敢去,若不然真出了事端,后果难料。

  在第十天正午的时候,裕王的车驾总算是到了湖州边界,也是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归安。

  而曾毅及孙坤还有归安县以县令为首的一众大小官员早以得到消息,再次恭候了。

  “都平身吧。”

  裕王从马车中走出,踏着凳子下了马车,身穿朱红服饰,目光炯炯的盯着跪倒在前的曾毅。

  曾毅很好认,尤其是这次前来,从锦衣卫那边得到了湖州最近的情报,所以裕王一眼就认出了哪个是曾毅。

  “谢王爷。”

  以曾毅及孙坤为首的一众大小官员起身,这也是有规矩的,孙坤是目前湖州官职最高的官员,而曾毅则也大小算得上是变相的钦差了。

  “你就是曾毅?”

  裕王倒也直接,这一路上没别的事情,倒是对曾毅这个敢在京城酒楼公然谩骂严世藩的臣子起了兴致。

  且,最为主要的,是当今圣上也对曾毅有几分兴致,若不然,岂会让曾毅来湖州查看。

  “正是微臣。”

  曾毅冲着裕王躬身,历史上记载,这位裕王可是日后的皇帝,而且,其脾气极好的那种。

  “不错。”

  裕王冲着曾毅点了点头,不知道这不错二字到底是指的什么,至于旁边的锦衣卫孙坤,裕王只是微微点头。

  这也是正常,平日里锦衣卫就受惯了这种态度,已经习惯了。

  裕王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曾毅和孙坤两人在前,引着车驾前往乌程县,其他的官员,按照裕王的说法,该干嘛干嘛去,大灾之下,没那么多的礼节。

  “你们两个很不错。”

  乌程县的县衙中,裕王看过同知赵书元及知府董宣的供状之后,不由得夸赞了一句。

  “这都是下官该做的。”

  曾毅和孙坤两人可不敢居功的,有些事情,可以做,功劳是有,但是不能以此为傲。

  “湖州如今的情况如何?”

  裕王开口,看着曾毅和孙坤两人,脸上带着关切之色,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只要那同知和知府,则不是他裕王管的事情。

  孙坤脸色略显尴尬,后退了半步,没有吭声,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要曾毅开口。

  这也是正常,原本孙坤就不懂这些,真要他说,也说不出什么的。

  “湖州一切安稳,不过,继续赈灾等一系列措施,只是之前下官及孙大人没有圣命,不敢私自行事,如今殿下既然来了,一切自然会好的。”

  曾毅这话,虽然算是四平八稳的官面话,不过,也算是让裕王安心了,只要还没出事就成,其余的,只要赈灾开始,就会慢慢稳定下来的,出事的几率也就会消失的。


第四十七章 温和

  “来时,本王见乌程县城内灾民甚多?”

  裕王神情不动,双眼却是盯着曾毅的表情,虽说裕王待人温和,可毕竟是皇子,自然是有自己处事的标准。

  “禀殿下,各县粮仓早以空无一物,如今虽然找回了赈灾的银两,可却没了粮食。”

  曾毅满脸苦涩,冲着裕王拱手:“下官等没有圣命,不敢擅自行事,如今,殿下既然到来,还请殿下做主,尽快赈灾,以免发生大乱。”

  曾毅这一番话,听的旁边站着的孙坤冷汗直流,最开始的那一句话到也没什么,可,这最后一句话,却有些像是逼宫的作用了。

  甚至,一瞬间,孙坤都怀疑曾毅会不会其实暗中是景王殿下的人,若不然,岂敢这么对裕王说话?

  果然,裕王神色微变,不过,其往日脾气就好,倒也没有真的动怒,只是一根手指在椅子上缓缓敲动,过了一会,方才缓慢开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曾毅微微躬身:“买粮,广开粥棚,殿下之尊巡视湖州,以安民心。”

  若说之前曾毅的话似乎是有在逼宫的嫌疑,那现在曾毅的话,就是在一次让裕王变色了,只不过,这次却是有一股旁的意味。

  “如何买粮?”

  裕王双目盯着曾毅,只有这一个问题,如今大灾,那些富户真有粮食,估摸着除了留着自家用的以外,其余的也已经高价卖了或者藏起来了。

  至于别的问题,裕王不是不问,而是只要有粮食,其余的问题就不算是问题,甚至,是在为他裕王争取民望。

  “之前,孙百户已经让锦衣卫查明城中富户家中余粮,虽不多,可也足够支撑些许日子,这段时间,足以去别的地方买粮了。”

  “城中富户家中的粮食,咱们也不亏了他们,以高出一成之价格购得,这让孙百户出面也就是了,万不敢劳殿下之尊。”

  “国有难,百姓自当报国。”

  曾毅神情冷峻:“那些想要借此大灾而发财者,绝对不可容。”

  裕王神情有最开始的平和到曾毅说完,已经有些震惊了,并非是曾毅做出的安排,而是曾毅最后说的那句话。

  “可若富户不卖,咱们总不能强取?如此,与强盗贼子有何区别?”

  这才是裕王最为担心的,那些富户也不傻,官府给出高一成的价格在如今这情况下根本算不得什么。

  若是他们自己卖,能卖出数倍的价格。

  商人逐利,这种自损利益的事情,他们肯定是不会做的。

  “商人逐利,平日里自有些许违法之事,这让锦衣卫查明也就是了,想来,有些道理,总是能讲明白的。”

  曾毅嘴角含笑:“不知殿下以为何?”

  裕王呵呵笑着,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难怪这曾毅胆敢在酒楼公然谩骂严世藩,这是有大才之人啊。

  这一桩桩一件件,虽然有些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可偏偏,真要做起来,无人能说什么。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湖州的情况,这么做,是最为妥当的。

  “可。”

  裕王点了点头,刚才曾毅其实已经把话说的明白了,这些事,他这个裕王殿下不用出面,只需要背后点头就行。

  而等开粥棚赈灾的时候,则他这个裕王殿下出面,到时候,可以收获民心。

  裕王虽然温和,可却也聪明,已经隐约猜到曾毅这是想要朝着他靠拢的意味了。

  虽说裕王不争,可这不过是他的性格如此,其实,内心深处,他何尝不想登上那九五之位。

  只不过,并不是任何一个臣子都能靠上裕王的。

  裕王和景王不同,景王因其在出生上比裕王少了一个月,失了大礼,且景王脾气残暴,冷酷,任何靠拢景王的臣子,景王都会点头。

  这些臣子的过往景王根本不问,只要他们是来靠拢的,景王都接受。

  可,同样的,景王对下面的这些臣子根本没有任何的感情,随时都能牺牲这些臣子换取足够的利益。

  可裕王却不同,裕王重感情。

  但是,裕王不轻易接收臣子,必须是能够得到他信任的,且人品合适的方可。

  “孙百户先退下吧。”

  裕王冲着孙坤挥了挥手,意思很明显,想要单独和曾毅说几句话。

  羡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