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大明-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是不希望裕王身边这个时候有这么个年纪轻轻就懂得那么多朝中老狐狸的套路。

  所以,曾毅这话,嘉靖着实是惊讶的。

  “能这么想,倒是不错。”

  嘉靖的目光柔和了起来,曾毅说的话合了他的胃口,而且句句还把他无声无息的捧在高处,更是朝中那些个老臣不曾说过的话,嘉靖自然是喜欢听的。

  而且,在嘉靖眼中,曾毅是个实诚人,既然如此,那曾毅这话的可信度可就非常高的了。

  “你尚且年轻,虽有几分文采,可终究是差的远了,和朝中那些个大臣多学学,终究是有好处的。”

  说完这话,嘉靖停顿了一下,方才缓声道:“如今裕王还未回京,你暂去裕王府任职之后,回府休息,等什么时候裕王回京了,你在正式前去裕王府。”

  “也省的旁人说朕不知体恤臣子。”

  嘉靖这话,其实就等于是给曾毅放假了,这其实也是惯例,外出的钦差回京,只要差事办的不错,肯定都是要给一段时间休息的,当然,有特殊情况的除外,这也算是体现皇帝体恤臣子。

  “至于你在湖州的功劳。”

  嘉靖笑眯眯的瞧着曾毅:“你也莫在心中怪朕小气,先退下吧,日后封赏自然是有的。”

  等曾毅告退之后,嘉靖的嘴角仍旧含着一丝的笑意:“不过的小子,耿直,不似朝中那些个老狐狸。”

  人与人之间是要看缘分的,嘉靖和严嵩之间就是如此,世人皆传闻嘉靖脾气古怪,可这不过是传闻罢了。

  嘉靖也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之所以有如此传闻,皆是嘉靖刚登基时的那一场大礼议,以至于天下士子和嘉靖离心离德,无奈之下,嘉靖只能重要宦官。

  所以,外界的传闻自然是没传什么嘉靖的好,毕竟这个年代的舆论,其实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的。

  曾毅的年纪不比之裕王还小,算起来若是在平民间,曾毅该是叫这个年纪的长辈伯伯的。

  而在嘉靖眼中,曾毅这个年纪,其实也就是个小孩子罢了,哪有那么多的心眼算计?

  更何况,曾毅一直以来入了嘉靖眼中的行为都是那种耿直没有诸多算计的,所以,对曾毅的看法一直都是不错的。

  尤其是在曾毅知道历史的情况下,说话自然是捡着说了,这么一来,哪怕是一句细微的旁人感觉无大碍的话,其实影响都是很大的。

  “虽耿直,可却也没真的那么耿直。”

  嘉靖摇头,曾毅的话,他至多只信七分,不过这也就足够了,他是皇帝,这朝中能让他信七分的大臣,可真是不多的。

  “这样也好,这样也好啊。”

  嘉靖这会多了些自言自语:“裕王年幼,他王府中的那些个大臣,哪个不是老谋深算?日后真登基了,能压得住谁?”

  “这曾毅比他年幼,加以磨砺,或许能成为裕王的一大助力。”

  嘉靖这其实已经是在给裕王挑选日后的辅臣了。

  裕王府虽然有不少的老臣,可,老臣有老臣的坏处,日后一旦裕王登基,那这些老臣其实就是两朝元老了。

  而且,历朝历代,老臣仗着在朝中的威望作威作福欺压幼主的不在少数。

  虽然裕王这年纪不算幼主了,可在父亲的眼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所以,嘉靖肯定是要为裕王考虑的。

  只是,一直以来,没有合适的人选入嘉靖双眼罢了。

  毕竟嘉靖防着的,是日后那些个老臣玩弄权势,必须要有胆大,敢于担当的臣子方可,而年轻官员嘉靖真没瞧出有这样的。

  而曾毅这个时候恰巧蹦了出来,敢醉酒骂严家,弹劾严世藩,这些都让嘉靖看出了曾毅的有勇有谋。

  不畏权势,并非是嘴上说出来的,有勇有谋,是做出来的。

  曾毅弹劾严世藩的奏折到底目的何在,嘉靖心中清楚,可正因为此,他才看重曾毅,这才是有勇有谋不惧权势。

  最为主要的,曾毅背后没有任何势力,这样的臣子,嘉靖相信他儿子定然能驾驭的住。


第六十三章 信息

  至于裕王府的那些个老臣,嘉靖其实是不希望曾毅和他们有过多接触的。

  嘉靖的目的,是把曾毅培养成裕王日后登基以后可能遇到老臣把持朝政时候,能起到对抗老臣的一柄利剑。

  既然如此,那曾毅肯定不能走到老臣那一边了。

  所幸,曾毅在朝中并没有什么靠山的,也就是俗称的孤家寡人一个,既然如此,那嘉靖肯定不会给他亲近其他朝臣的机会。

  当然,嘉靖不会刻意去做什么,但是,有些事情曾毅自己要明白,如果不明白的话,那嘉靖或许为了他自己的皇儿会提点曾毅一次,但是,若是在犯,估计也就该把曾毅踹一边去了。

  只能说,嘉靖给了曾毅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至于最后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则是要看曾毅自己的了。

  “陛下,那道圣旨?”

  黄锦弯腰,趁着嘉靖高兴的这股劲,提起了之前已经拟好的一道圣旨。

  “不急。”

  嘉靖微微摇了摇头,脸上有一股罕见的不舍之色,其实,他早就考虑严家父子的事情了,只可惜,一直都在犹豫。

  这犹豫是多方面的,有出于和严嵩多年君臣的关系,还有下面臣子不给面子的关系。

  甚至,这犹豫更倾向于下面臣子不给面子多一些,若是下面臣子能像曾毅这么知分寸,嘉靖怕是早就让严嵩父子回老家了,尤其是严世藩,绝对不会轻饶的。

  “这曾毅倒是个不错的苗子,有几分机智,可也有几分冲动,还是要磨砺一番。”

  嘉靖这话,其实等于是在准备磨砺曾毅了,既然是给自己皇儿留下的臣子,那嘉靖肯定是要好好调教一番的。

  嘉靖这么做,也是一番苦心,景王的脾气,不适合登基,更何况景王比裕王晚出生那么几天。

  长幼有序,这是其一,其二,景王脾气太过狠辣,若是景王登基,怕是裕王根本就没活命的机会。

  而相反,裕王脾气温和,就算日后登基,也肯定能容得下景王的。

  但,正因为裕王脾气温和,所以,嘉靖才会费心给他培养一个年级相仿的臣子。

  这边不提嘉靖在到底在想些什么,整个京城能排的上号的官员,在曾毅去西苑的这段时间内,可都是眼巴巴的盯着西苑这边呢。

  只要稍微有点眼见的,就知道之前曾毅上的那道奏折引起了那么大的动静,这次皇帝召见,怕是有更大的动静。

  可谁曾想,直到曾毅从西苑出来,仍旧是没有任何的动静传出,唯独是曾毅去了一趟裕王府,之后,就回了自己府上。

  京城这些个官员的消息也都是很灵通的,曾毅去裕王府干嘛,很快就传了出来。

  裕王府的伴读。

  这让不少官员有些愣神,这等于还给曾毅降了半品。

  可问题是,曾毅这个九品小官之前在户部那边根本算不得什么的,而若是到了裕王府这边,成了裕王的伴读,别说是从九品了,就算是没有官职在身,旁人见了,也是要给几分面子。

  王府的人,旁人谁敢不给几分面子?尤其还是裕王的伴读。

  百官的心思最为敏捷,之前裕王去了湖州赈灾,这回头,曾毅就成了裕王府的伴读,也不知道是裕王在湖州给陛下上折子了,还是怎么了。

  但是,终究有看的透的官员,裕王上奏折的可能性不大。

  极大的可能是皇帝亲自指定曾毅为裕王伴读的,这猜测也是瞒不住的,不到夜里,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够资格的官员府上。

  曾毅原本算不得什么,九品官员,京城这地方,随意拉出个官员就能碾压曾毅,甚至街边一个混混的后台背景就能把曾毅给压下去。

  可,奈何曾毅牵扯到了严家父子的案子,如今名声正旺。

  在加上事关裕王,这自然是让人想的更多了。

  朝中的大臣,总是要比别人多想几步的,若不然,真事到临头了,在去想,那可就晚了,甚至,走错路了就该。

  “就看严家父子的结局了。”

  徐府,徐阶得到消息沉默了许久,方才缓缓说出了这句话,神情凝重,但却又带着几分的欣喜。

  皇帝让曾毅去裕王府,虽不过从九品的小官,没什么影响,可若是从声名来看,意义可就大了。

  这次曾毅弹劾严嵩,闹出了天大的动静,甚至比满朝文武一起弹劾闹出的动静都要大。

  这种情况下,若是最终严家父子倒台了,那不必说,曾毅去了裕王府,肯定是给裕王府增添了莫大的威严。

  旁人提起这事的时候,肯定是要提前裕王府的。

  可若是严家父子没倒,那曾毅去裕王府,这事也就没任何意义了。

  但若是第一种情况,那,怕是陛下心中的太子之位非裕王莫属了,而徐阶可是暗中早就倾向了裕王这边的。

  若是裕王日后能够登基,他的好处肯定是不少的。

  “小小棋子,牵动满朝风雨。”

  徐阶呵呵笑着,捋着下巴处的胡须,其实,在他看来,第一种的可能性已经是非常大的了。

  若是皇帝不想动严家父子,也就不会把曾毅弹劾的那道奏折传给内阁了,这是故意在落严家父子的脸面。

  若是旁的大臣遇到这种事情,怕是多要不忍屈辱上折告老还乡了。

  毕竟,文人都是好面子的,尤其是皇帝这般根本就没有维护的意思,可严家父子却不会如此。

  严家父子是想尽办法要留在朝中,不是严嵩不要面子,而是他必须留下,若不然,他平日里得罪的官员太多了,一旦他告老还乡了,严世藩还没彻底的成长起来,下场可想而知。

  别看严世藩现在威风,那是借着严嵩的威势,一旦严嵩告老还乡,朝中能捏死严世藩的官员有大把的存在。

  哪怕严世藩在怎么聪明,可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也是不可能抵抗的。

  就像是朝中那些被严家父子迫害的臣子一般,有万般谋略,终究是被严家父子的得宠强势给迫害丢官罢职,甚至丢了性命。


第六十四章 下三滥

  所以,哪怕严家父子明知道皇帝不待见他们了,可也不能真的辞官,必须要尽一切可能的留在朝中。

  一旦告老还乡,日后可就真的该被朝中的那些个官员报复了,可若是留在朝中,总还是有那么一丝机会的。

  朝中能从皇帝意图上看出皇帝心思的官员是不少的。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严家父子,严嵩已然年迈,思绪转动的比较慢,可严世藩尚且年轻,曾毅前去裕王府任职的消息刚传出,严世藩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

  可想明白归想明白,这并不代表严世藩就认命了。

  严世藩正值壮年,平日里借着严嵩的威慑顺风顺水,所到之处,没有哪个官员敢不顺从的,就是裕王、景王,严世藩若是有心,还敢捉弄一二。

  权势膨胀到如此地步,可想而知,严世藩岂会是那么容易认命之人?

  “父亲,依着孩儿之见,曾毅去了裕王府,也并不能代表什么。”

  严世藩靠在椅子上,这么多年了,到是头一次对严嵩这么好声好气的说话,以往,他在外面嚣张惯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