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绣色生香-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婉如想着心事,蹲下来抱着二狗子,咕哝道:“沈湛不能帮我了,我可以策反长兴侯吧?”

    难道要对朱珣用个美人计,做朱家儿媳?

    长兴侯可是有六万兵马呢。

    苏婉如想着,又唾弃自己,“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太卑鄙了。”长兴侯这样的,其实再换个主子夺天下已经没什么意义,因为就算将来后宋一统天下了,能给长兴侯的也就比现在多一点。

    为了这多一点再带着一家老小冒险卖命,这买卖不划算。

    还是不要害人家了。

    “你在说什么?”吕毅也蹲下来看着苏婉如,“我没有听清。”

    苏婉如噗嗤一笑,道:“我念经呢,你没听清是正常。”说着拍了拍二狗子,走了。

    “也打算出家?”吕毅皱了皱眉头,想了想去找了霍掌事,“苏姑姑刚才在念经,叽里咕噜念了很久。”

    霍掌事从绣架上抬起头来看着吕毅,重复一遍道:“你说什么?”

    “念经,苏姑姑。”吕毅说着,给霍掌事倒了茶来,又问道:“要解吗。”

    霍姑姑脸一红,连念经的事都忘记问了,“不用,刘妈妈刚才来过了。”

    “嗯。”吕毅说着,就拢着手坐在门口,二狗子一溜烟的从他面前跑过去,转瞬消失在影壁后,他也没有惊奇的,二狗子经常自己出去,但是一会儿就能回来。

    京城大街小巷,估计都被二狗子溜达过了。

    苏婉如正拿着笔在算账,她不会珠算,所以和杜舟面对面,杜舟拨算盘她用算式,一会儿她抬头道:“我算的是五万二千两。”

    “我这也是。”杜舟说着,在账册上记上,“刘官人办事倒是利索,这样货都齐整了,那是不是月就能走船了?”

    苏婉如点头,她要在年底给那些投她银子的夫人一些彩头。

    “苏姑姑。”守门的婆子领着一个小內侍过来,“宫里来人了。”

    苏婉如听着顿时眼睛一亮,和杜舟道:“肯定是司三葆的人。”说着,理了理裙子就跑了出去,果然是司三葆手底下的小內侍,看见她就递了一封信过来,道:“苏姑姑,司大家要说的都在里头。”

    “有劳公公。”苏婉如掏钱打赏,拿信进房拆开,司三葆的信写的很简短,“八月初六,二十六人到宁波,皆轻壮劳力常居海上。”

    苏婉如将信往桌子上一拍,看着杜舟笑。

    “怎么了?”杜舟看她笑,也跟着笑了起来,“是事情办成了吗。”

    苏婉如点头让杜舟自己看。

    看,没有沈湛事情也办成了,哼!

    那个笨蛋,就等被他娘害的身败名裂,害死好了,她才不管他。

    随即,杜舟也跟着笑了起来,点着头道:“八月初六那些人就能道,刘官人的货也备齐了,那八月下旬就能起锚离港了吧。”

    司三葆要挣钱,找来的人就一定可靠。

    “嗯。”苏婉如点了点头,“你使个婆子去一趟刘官人家里,他这两天应该在等保定的官窑开窑,人没有走。”

    杜舟应是出去遣送了个婆子。

    苏宛如则收拾了一番,和杜舟道:“你在家里,要是刘官人来了,就让他等我一会儿。”又道:“我去一趟米行。”

    杜舟应是。

    苏婉如喊了马车去了米行,直接从正门进去的,一边走一边吩咐里面的小厮,“劳驾,送两袋米去锦应绣坊。”

    “好叻!”小厮应了,刘婆婆应了出来,道:“苏姑姑来了,快请后堂坐。”

    苏婉如颔首,去了后堂,关了门刘婆婆问道:“您好些日子没有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我有几件事,要和您说。”苏婉如坐下来,道:“第一,你和段叔说一声,让他挑四个年轻力壮的,最好会枭水,若走过船或是跟过船那就最好了。”

    “还真有那么几个。”刘婆婆点头,问道:“是做什么用。”

    苏婉如就将走船的事说了一遍,“叮嘱他们,仔细跟着学着,不要托大,吃点苦我和二哥都会记着他们的好,他们的家人一年我们也贴些钱。不过,虽这么说倒不是多危险,只是这一二年恐怕难回家,要辛苦一点。”

    “这不怕,我们就怕没事做,不怕辛苦!”刘婆婆道。

    苏婉如颔首,不说客气的话,又道:“再选十个容貌清丽标致的女子,不究竟年纪,当然年纪越小越好。”

    刘婆婆记下来。

    “第三件事。”苏婉如道:“让段叔和刘叔准备一下,过几天会走个镖,到时候我会陪着一起去谈,他们正常做生意就好了,该开什么价就开什么价。”

    “还有,若是谁家的女儿想学刺绣的也一并报你这里来,远的地方也能往京城来了。如果没有意外,女学月底会开门招生,让她们都进来学一学,也好学个手艺,将来做活还是嫁人,都是好事。”

    “还是公主您想的周到。”刘婆婆点着头,笑着道:“龙卫传了两代人,年轻子女有许多,我们的产业却并没有壮大到何种地步,人手上难免就有剩余。”

    “没事。”苏婉如笑着道:“若是顺利,再过两年,人手就会不够用了。”

    二哥没有危险,她就不求速成,一步一步来,只要目的达到了,费点时间是应该的。

    苏婉如怕周康等太久,和刘婆婆又交代了几句,便起身回了绣坊。

    “苏姑姑。”刘康穿着短打何褐衣,一改富商的做派,她笑着道:“您今日这是做什么去了?”

    刘康心情很不错,哈哈一笑,道:“苗兄一趟货走完回京了,请我去钓鱼,我见没事便就去了。”说完,想起来苗官人年初弃了宝应和锦绣坊签约的事,就有懊悔,讪讪然的道:“苏姑姑请我来看可是有事?”

    实际上,苗官人回来后就傻了眼,他不过走了半年而已,回来后京城的刺绣也就换了龙头了,他一打听才知道,锦绣坊被宝应绣坊吞并了,现如今,两家并成一家,成了应锦。

    他想到那位小姑娘,当初不过一个十来个人的小绣坊,就敢对锦绣坊不买账,公然抢买卖。

    他当时就觉得不简单,可也没有想到她会做到这个地步。

    现如今,他怀里揣着钱,却发现没有地方订货了,连和锦绣坊签的契约要的货,他都没脸去取。

    不由懊悔不已,想到了刘康,想请他做个中间人,给他引荐一下苏婉如。

    “说水手的事。”苏婉如知道刘康的意思,却没有接话,虽说做买卖讲究你情我愿,可苗官人不待见她,想必就有更好的去处,所以她不接话,说水手的事,“您随我来。”

    刘康脸上满是惊喜,跟着苏婉如进了宴席室,她将信给刘康看,他看过激动的来回的走:“好,好,那这些人就是我们的了,对吧。”

    “嗯。所以你走船也不用怕原来的水手半道上下黑手,有这些人保驾护航。”

    刘康点着头不迭,冲着苏婉如一揖到底,“刘某得亏遇见了苏姑姑,若不然,这门生意是断成不了的。”他和苏婉如合作,唯一的优势就是他是男子,能在外行走毫无拘束,还占了几分多年从商的经验。

    而实际上,跑腿的事,苏婉如有心,轻易就能请到人。

    但她做的事就不一样,所有的后面和管家来往,甚至于这样的水兵她都能找司三葆办成。

    刘康佩服的五体投地。

    “刘官人客气了,你我合作,谈不上谢!我帮你也是帮我。”苏婉如笑着道:“倒是您,走船运货,辛苦了。”

    刘康摆手,“不辛苦,不辛苦。”说着一顿,又道:“那我这两日准备一下,后日就直接去保定去了瓷器就赶去宁波哦,路上不耽搁时间,八月初应该就能到。”

    苏婉如点头,“你的东西贵重,又都是易碎品,找个镖局吧,不费多少银子,也放心一点。”

    “听姑姑的。”刘康也觉得有道理,他本来也打算雇人,现在找镖局押送虽贵了点,可贵有贵的好处。

    苏婉如又道:“还有一件事,我兄长早年做买卖,手底下有四个人,一直没有安排去处。这四个人很能吃苦,这次您一并带上吧,例钱我自己出。也算是全了我兄长的一番主仆情谊。”

    “姑姑说笑了,多四个人就多四份力,且又是自己人,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刘康没有多想,因为听说过杜舟早先在平江府做过小买卖。

    苏婉如颔首,第二天和刘康一起去了如月镖局,她还是第一次来,并不算起眼的一个小院子,但门头的大理石和笔锋劲道的牌匾,颇有些气势。

    前堂装修的也很不错,和济宁府的格局很相似。

    段震亲自接待的他们,谈好了宁波一趟走一个月五十两银子,苏婉如自然没什么意见,刘康也爽快应是了。

    定了后日一早在城门口碰面,先去保定取瓷器。

    苏婉如隔日晚上见了段震选的四个青年,都是从镖局选上来的,年纪不大,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子,她觉得不错,又叮嘱了一句,“多看,多听,多学。顺着刘康的意思,他带着人跑船亲信或许有,但你们成了他亲信他也有底气一点。”

    她让人去不是不相信刘康,而是做买卖规矩就是如此,但凡涉及钱,留心点总归是好的。

    更何况,她若是能借此培养几个有经验的船员水手,是好事。

    四个年轻人一一记住应了,苏婉如就一人给了五十两银票,“一走至少要年底才能回来,你们揣着钱,想吃什么用什么都别苦着。而且。”

    四个人不要,苏婉如又道:“行船在海上,起初还有兴致,日一过就索然无趣了。这么多人必然是要赌的,你们也打发时间,不要玩物丧志就好。”

    四个人这才接了,小赌怡情不知道,但是能拉拢关系,使人陌生人也能很快熟悉起来。

    第二日,苏婉如将刘康一行人送走,她转道就朝永嘉伯府和几个府里递了拜帖,蔡夫人请她进的宴席室,笑着道:“苏姑姑今日来,可是为了海运的事。”

    “是!”苏婉如将大概的情况说了一遍,“估计八月二十左右就能走,一来一回说是要三个月。等到京城最早是年前。”

    蔡夫人听她说的条理清楚,将她担心的事都提到了,就越发觉得这小姑娘不但贴心,还不简单,难怪年纪轻轻的能做这么多大事,“你办事我放心,往后也不用特意来告诉我一声,我们都晓得你忙的很。”

    “是挺忙的。”苏婉如笑着道:“这两日着手开始办女学,先生都请好,但招生却是要花费点功夫。”

    蔡夫人眼睛一亮,却还是委婉的问道:“这招生,如何招,都招什么人?”

    “分两个学堂,一个招各府里的小姐,不但教刺绣,也教一些女德女论语之类,还请了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大家待人接物的规矩。一天早中晚三个课时。”又道:“另一个学堂,则收一些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主教刺绣手艺,女德和女论语也要是学,主要是认几个字。”

    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待人接物的大规矩就不用教了,教的多了反而成了束缚。

    “这事儿交给我。”蔡夫人轻笑,“我府里还有四位小姐,虽都不是我生,可也是大家闺秀。”蔡夫人说着一顿又道:“我再帮你宣传宣传,问问别家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