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死神游樂園-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称为“神舟”,据估计可装载20000石以上货物,载重量约为1100吨。海船都是“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优势。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头桅高八丈,共装帆110幅。全船分作三舱,中舱又分四堂。这种隔舱防水设备是中国造船工人的首创。
    更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这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北宋时,舟师在航行中,夜观星,昼观日,遇阴晦天,则看指南针。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因其地理位置特别而离不开漕运,而关系到开封府漕运生死的三渠,其中又以汴河最为重要。全国最富庶的东南六路(淮南路,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两浙路)的漕粮百货,均由该渠运往京师,所谓“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开封城内外数十万驻军、数十百万户居民,仰给在此一渠。所以宋人张方平说:“汴河乃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
    而今日,项东海所要见的大人,就是这个掌管汴河的漕运使。
    虽然这个姓蔡的漕运使官职虽然比较小,但是身家百万。皆因其所在的位置富得流油,随便从其中挤出一点油水来,就足够其人享受一生的了。只可惜此人贪得无厌,越贪越多,越贪胃口越大,一直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局面,只不过其人依赖姻亲关系的纵容和庇护,再加上其人深悉一人贪不如众人贪的道理,大开金钱门路,所以至今依然逍遥法外。
    初春时节万物初绿,整座庭院都在朦胧的雾气中露出了一丝清新的泥土气息,这气息之中又隐含着一股万物苏醒的涌动生气。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喜欢一些情调,而此情此景,正对读书人的下怀。而两个正在庭院的竹亭中对奕的男子,完全陶醉于如此美妙的景色和撕杀的快感之中,完全不知他们身边突然多了一个人。
    竹亭里不仅没有被雾气侵蚀得湿漉漉的,相反,这里还涌现出一股难得的温暖之气。原来是竹亭周边被布置了两个位置恰当的小火炉,将这里的寒气湿气驱逐得一干二净,并且袅然飘荡出一股沁人心肺的檀香之味。这还不止,竹亭中心还放着一个小小的煮酒炉,炉中火候恰当,慢慢散溢出一股芬芳的酒香。
    此情此景,连项东海这个不速之客也迷醉了。
    那一袭青衣的男子终于发觉项东海的存在,不过他也没小题大做,以为是特意上门求学的学子,指着边上的一张竹椅,说:“既然阁下来到这里,不如也来跟我们两人切磋一下?”
    对于这样的邀请,项东海很感兴趣,公然坐了下来说:“本人不请自来,倒是让两位雅人见笑了,就自斟一杯算是赔罪吧。”
    这两个对奕的男子也是非常之人,没有轻举妄动。对方能在这么多护院高手下无声无息地来到这里,其实力也就可见一斑,再配合上项东海的超凡脱俗的气质,一眼自然能看出是非常之人。
    项东海也是直接,看着棋面说:“本人不是很擅长这种对奕之法,倒是喜欢布一些古怪的棋阵,刁难一下那些自称是圣手的人物。”
    另一个是穿着灰色儒袍的中年男子,明知道项东海使的是激将法,但他自问棋艺超凡,的确想见识一下项东海口中能难倒圣手的棋阵,也就说道:“有如此技艺,本人倒是要见识一下了。”
    项东海也不客气,直接将棋阵摆了开来。
    当初,连号称棋中圣手的银龙宋鲁也对项东海的棋阵无可奈何,眼前这个明不见经传的儒袍男子想要破去天下第一巧匠的棋阵,实在有很大的难度。
    果然,儒袍男子没坚持过一柱香的时间就弃子投降了。
    这样的战绩,让那青衣男子大为惊讶。要知道眼前这个儒袍男子乃是开封府里有数的棋中高手,连他都如此惨败,看来项东海之前的狂言确有其事。
    “哈哈……”
    儒袍男子也不是没风度的人,大笑之后直接问道:“那不知先生这一次来,是要求学呢?还是要求财?”
    项东海知道眼前这个儒袍男子就是自己要找的蔡漕运使,因为资料中的蔡漕运使绝对没有青衣男子这般年轻,能在蔡漕运使如此潇洒自如的人,也就是眼前的儒袍男子了。
    项东海要求道:“蔡大人,本人需要很多的船。造座船、战船、运兵船、商船和游船都要,甚至连相关的器械和工匠,本人也全都要,不知道蔡大人能否替本人办到呢?”
    蔡漕运使脸色大变,暴然而起,喝道:“阁下究竟是何居心?居然连造座船、战船、运兵船这些官家明文规定不能流入民间的船只也要!”
    话完,蔡漕运使有拂袖而去的趋势。
    项东海古井不波,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这方面就不是蔡大人所能接触的了。如果蔡大人能替本人搜集到足够的船只,器械和工匠,金钱方面的事情,蔡大人尽可放心,绝对会让蔡大人眼前一亮的。”
    “哼!”
    蔡漕运使真的是拂袖而去了。
    只可惜,项东海可不会把到手的肥肉就这样溜走,轻轻一个弹指过去,一个由雾气凝聚而成的水珠就直接没入蔡漕运使的后肩膀上。
    登时,蔡漕运使停住了脚步。
    一开始蔡漕运使仅仅是感觉自己的肩膀有点奇怪罢了,但很快就被接连不断的麻痒感觉所取代。当他想要伸手去抓痒的时候,肩膀部位传来针刺般的疼痛,最后演变成万蚁咬啮的感觉。
    “啊!你究竟对本大人使了什么手脚……”
    这蔡漕运使越说越没力,抓着肩膀的动作也是越来越夸张,一直演变到把衣服撕裂开来的地步。
    项东海也没回应这个蔡漕运使,反而看向身边的青衣男子,说:“你很聪明,如果你刚才有任何的异动,你的下场就跟他一样了。”
    “多谢先生手下留情。”
    青衣男子看到素来风雅的蔡漕运使如此地痛苦,头皮一阵发麻,让他不住感慨刚才自己没有强出头,给自己招惹来祸事。
    “我答应你!快给我解药!”
    这蔡漕运使也是不堪,居然连半刻钟的时间也坚持不到就屈服投降了,实在让项东海看不起他的为人。
    要知道那个岳老三到现在还在挣扎得着,虽然已有求饶之声,但他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时辰,其忍耐之力已经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了。不过项东海现在可不想就这么痛快地放过岳老三,等处理完这里的事情后,项东海再看心情吧。
    “吃下他!”
    项东海把天山童姥亲自调配的镇痛止痒之药扔给蔡漕运使,说:“这药可以暂时化去你的痛苦,但也只能保你一年之内不再发作而已。如果你以后乖乖的听话,我每年都会定时差遣人给你送解药。”
    “是是……”
    蔡漕运使一边回应,一边把沾满了泥土的解药强吞进去,等到那奇痒之感慢慢消退了之后才屈服道:“以后先生有任何的差遣,蔡某人绝对不会推委,还望先生可怜,别再这么蔡某人了……”
    项东海也不客气,将一张早就列好的清单拿了出来,说:“你按照清单里的要求去做吧,切记,这乃是我们三人之间的秘密,确切不可再经过朝廷里任何一人知道了,否则会有弥天大祸的。”
    “蔡某明白……”
    蔡漕运使接连点头。他知道今天的事情泄露出去,那将是抄家灭族之祸,再大的靠山也没用。到时候,他可个所谓的亲家靠山不顺势踩他一脚已经是万幸的了,所以蔡漕运使只能将今天的事情当成自己的第一秘密隐藏着。
    不过,蔡漕运使最后的眼光落到青衣男子的身上。
    项东海自然明白蔡漕运使的意思,将另一颗解药递给青衣男子,说:“你把这解药吃下去吧,否则等下生死符发作,你恐怕会后悔莫及的。”
    青衣男子一听,这才发觉自己的腹部不知什么时候中了项东海的暗算,一个冰凉的感觉传递过来。青衣男子想也不想就把解药给吞食了下去,他亲眼看到了素来高雅的蔡大人像狗一样求饶,他可不想自己也沦落同一个境地。
    项东海看青衣男子这么乖,笑问道:“现在朝廷里像你这么聪明乖巧的人已经很少了,不知阁下的名号?”
    青衣男子恭敬地对项东海施了一礼,答道:“回先生,学生乃是青州学子,姓岳名山,游历至此就顺道前来拜访家父年轻时的同窗好友蔡大人。”
    “岳山……”
    听到这个名字,项东海笑了。
    不过项东海也感觉到这个岳山虽然文质彬彬,看起来是一个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其人的武功底子不错,再加上他的表现,显然不是一般的人物,也就问道:“你的内功修为还算可以,即使到江湖里也算是一号人物。如果你有意思学习武功的话,可以到辽东旅顺来找我。”
    “多谢先生!”
    岳山可不是蔡漕运使那么的无知,知道项东海的修为深不可测,谢道:“学生所学的乃是笔法,在江湖里无名无号,而内功心法内是家传的佛家心法,虽然达不到称雄江湖的境界,但于行走江湖的时候用于自保却是绰绰有余。”
    “笔法……”   

第六部:天龙八部 第二百九十七章:生杀由心
    第六部:天龙八部第二百九十七章:生杀由心
    第六部:天龙八部第二百九十七章:生杀由心
    “笔法……”
    项东海的确听说过。在《倚天屠龙记》里的武当派“银钩铁划”张翠山所用的就是笔法,而在《大唐双龙记》里“多情公子”侯希白多才多艺,虽然他最厉害的是画功,不过他的笔法也是天马行空,不着形迹。
    笔法对于使用者的要求相当苛刻,不仅在书法上要高人一等,还要在诗词歌赋方面有相当的才情。眼前这个岳山居然有这方面的造诣,而已还说“自保有余”的话题,可见这个岳山是多么的自信。
    项东海对岳山满意地点了点头,自言自语般说了起来:“如今辽主暗弱,朝政不修,乃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绝佳机会。只可惜我们大宋朝于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灭夏之举未能实现,又伤了元气。如今宋神宗身体日益衰落,壮志未酬,而当今的太子年纪尚幼,若是再来一次动荡,恐怕我大宋朝就要如此消败下去了。”
    蔡漕运使和岳山听得浑身一震。
    项东海话里的意思很是明显,特别是对当今皇上的称呼极端不客气,竟然直呼其宗号,实在是大逆不道。不过现在他们的小命彻底掌握在项东海的手中,即使再是惊恐也不能发作,只能暗地里心思而已。
    项东海又继续说道:“相信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他日我要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你们定不可阻挠我的计划。若是过程有半点的差错,享受生死符的就不是你们单身一人而已。”
    话到这里,项东海也失去了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他也知道宋朝时的民族荣。誉感极强,在北宋末年,四万金军围困汴梁一月有余,在尚未攻破东京的情况下,北宋皇室准备投降,开封下级军民却坚决要求抵抗,30万人决心参战。若不是宋钦宗赵桓竟然亲自到金营求降,卑躬屈膝地献上降表,还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甚至镇压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抵抗的军民,孰胜孰败还未可知数。
    所以要想在辉煌的大宋朝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