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帝王妃-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一敬铁了心要对付西楚,在休养了半年后,又一次领兵来袭,到后面,几乎是每半年一次,每一次来,都会对西楚造成巨大的损失,令萧若傲抓狂。

    应天的防守一次比一次艰难,有一次几乎快要被攻破,城内尸体堆积如山,连年来的战争与火枪损耗,让西楚国库存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下降。

    别看进攻的只是燕国,其实集结了周、燕两国之力,西楚自是难以对抗,无奈之下,萧若傲只得向齐国求救。

    齐帝倒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爽快的答应了,借助齐国之力,终于挡住了燕国的进攻,但三年战争下来,西楚实力已是大不如前,倒是燕国,从原来谁也能踩上几脚的小国一跃而上,虽说还赶不上齐楚两国,但谁也不敢再轻视。

    在这三年间,北周除了暗中动援燕国火枪外,异常平静,一丝动静也没有,似乎放弃了争夺天下的心思,但无论是萧若傲还是齐帝都十分清楚,这是暴风雨前的假象,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打破,而到时……必将有一场旷世之战。

    胜者,从此独占中原;败者,一无所有。

    谁都不想一无所有,所以都在拼命准备,希望成为主宰这片大地的王者。

    冬至之后,白昼变得极短,还没到酉时天就已经黑了,负责掌灯的宫人拿着杆子,一盏盏点亮灯笼,橘红光芒在寒冷的冬日里份外温暖。

    “把那盏也给点起来,哟,下雪了。”张进正指挥着小太监点灯,一点冰冷落在脸上,继而更多的冰冷落下,借着灯光,能够看到细细的雪花从夜空中飘落。

    小太监点完了灯,从梯子上爬下来,看到下雪欢喜地道:“太好了,要是下大一些,明儿个就能堆雪人了。”

    张进一掌拍在他后脑勺上,没好气地道:“好什么好,糊涂东西。”

    小太监摸着脑袋委屈地道:“下雪不是挺好的嘛,总管您前阵子不是也在盼着下雪嘛。”

    “以前是以前,总之现在咱家最不希望看到雪,最好连冬天也没有。”不等小太监再问,张进又道:“明儿个一早,你去内务府搬几筺银炭来,陛下这边要用,呃,不对,还是现在去吧。”

    小太监疑惑地道:“承德殿不是还有大半筐在吗,足够用上几日了,何必这么急。”

    张进瞪了眼睛道:“让你去就去,哪来这么多废话。”

    见他动怒,小太监不敢再说,赶紧冒雪去了内务府,张进搓一搓手,去御膳房端来炖好的参汤,正要入内,眼角余光看到有人过来,待看清来人后,连忙迎上去打千,“见过贵妃娘娘,娘娘万福。”

    “免礼。”慕千雪客气地示意他起身,望着紧闭的殿门道:“陛下可在里面?”

    “在呢,这几日奏折多,太子殿下又不在,陛下每每要批到两更多。”张进看了一眼夜雪纷飞的天空,叹息道:“原本见这几日暖和,还以为今年不会下雪了,哪知竟比前两年下得还要早,陛下又要难过了。”

    慕千雪黯然道:“本宫也想,可惜四季轮回,春夏交替,非人力所能改变。”

    “娘娘,医先生回来了吗?”张进有一回去漪兰殿,意外听到慕千雪和医十的对话,从而知道东方溯体内寒毒未清的事情。

    “他去了西域找药,没这么快回来。”

    张进凑到她耳边,小声道:“奴才昨日听到陛下在问林统领关于医先生的去向,且今年陛下畏寒的毛病又严重了几分,奴才担心……陛下早晚会起疑。”

第一卷 第八百六十二章 情深不改

    “本宫知道了。”慕千雪应了一声,接过张进手里的参汤走了进去,殿内点着一排销金硬烛,但因为大殿深阔,所以光线依旧有些沉暗,东方溯伏在案上,似乎是睡着了,在他手边摊着许多折子。

    慕千雪搁下炖盅,取来衣裳轻手轻脚地覆在他身上,又将折子按批阅与否一一叠放于案上。

    铜盆里的银炭因为烧得久的,火光有些黯,也不似先前那般暖和,慕千雪夹起旁边的新炭,一块块放下去,很快大殿便重新暖和起来,犹如阳春三月。

    “陛下您醒了?”夏月的声音令慕千雪回过头来,果见东方溯睁开双目看着自己,她走过去柔声道:“可是臣妾吵醒了陛下?”

    “没有。”东方溯握住她的手,玩笑道:“一醒来就能够看到天下第一美人儿,倒是真不错;说出去,不知要羡煞多少人。”

    慕千雪被他说得粉面微红,抚着脸颊小声道:“什么第一美人,陛下也不怕被人笑话。”

    东方溯不以为然地道:“朕说得都是实话,有什么好笑话的。”

    慕千雪忍了笑道:“臣妾可从没听过哪位美人,是两个孩子娘亲的。”

    东方溯故作轻佻地抚过她脸颊,捉狭道:“这说明朕的千雪容颜永驻,青春不老!”

    见夏月在旁边抿着唇直笑,慕千雪心中大羞,轻啐道:“不正经。”说话间,她意外看到东方溯额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惊声道:“陛下怎么了,为何会有这么多冷汗,可是哪里不舒服?”

    东方溯随手抹去冷汗,轻描淡写地道:“没事,就是刚才做了一个恶梦。”

    慕千雪关切地道:“什么恶梦?”

    东方溯一阵恍惚,他刚才梦到自己寒毒复发,奄奄一息,千雪等人伏在自己榻前痛哭不止;那个梦极其真实,他几乎要以为是真的。

    他不想慕千雪担心,随口道:“朕梦到天上来了一个仙人,说千雪是仙子下凡,如今功德圆满,重返天庭。朕当然不肯,就一箭把那个仙人射了下来。”说着,他故作担心地道:“千雪,你说天庭会不会来找朕算帐?”

    慕千雪“扑哧”一笑,顺着他的话道:“陛下这胆子可真大,连仙人也敢杀。”

    东方溯不假思索地道:“当然,为了你,别说仙人,就是玉皇大帝、如来佛祖亲临,也没有情面可讲。”这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是真的。

    慕千雪舀了一碗参汤递到他手中,笑语道:“好了,快把参汤喝了,然后赶紧去歇息,明儿个一早还得早朝呢。”

    “时间还早,朕也不困,正好把奏折批完再睡。”参汤的苦涩令东方溯微微皱眉,喝了几口后,他搁在一边,伸手去取奏折,哪知刚拿到手里,就被人给抽走了,除了慕千雪还会有谁。

    东方溯笑道:“朕真的不困,今夜要是不批完,明儿个就又积多了,到时候可就真要熬夜了。”

    “臣妾又没说不让陛下批阅奏折,不过……”慕千雪扬眉笑道:“臣妾来念,陛下用耳朵听着就行了。”

    “好,依你。”东方溯满目笑意,他知道慕千雪是用这种方法,让他避免过于劳神。

    “臣启陛下,近日于海上遇一白龟,乃是祥瑞之兆,必是因为陛下恩泽四海,天威浩荡 ,故天降祥瑞……”明烛之下,慕千雪徐徐念着奏折,这篇奏折洋洋洒洒上千字,皆是歌功颂德之词。

    东方溯听了一半便不耐烦地打断道:“这是谁的折子?”

    慕千雪看了一眼落折,答道:“福州水师提督郑郁。”

    东方溯冷笑道:“身为水师提督,不好好操练水军,尽想着这些东西,简直是不知所谓。”顿一顿,他又道:“太平了几年,这些官吏又不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看来又得好好敲打一番了。”

    慕千雪扫一眼奏折末尾,微笑道:“臣妾倒不认为这位郑提督不知所谓。”

    东方溯一怔,疑惑地道:“何出此言?”

    “他在奏折最后写着——陛下威施四海,天下称颂,又有祥瑞相随,实乃万民之福,大周之福;唯太子年纪渐长,当册立太子妃,为皇家开枝散叶,以固国本。”

    东方溯好笑道:“原来绕了半天,是想让朕为太子赐婚,他也不嫌累。”

    夏月在一旁插嘴道:“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别说一封奏折,就是十封百封也不会嫌累。”

    东方溯好奇地道:“什么机会?”

    夏月抿唇笑道:“陛下这些年一直不选秀,可把朝中大臣给急坏了,毕竟您不选秀,他们就不能与皇家结亲;可劝了您又不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太子殿下身上。”

    东方溯诧异地道:“竟是这样?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夏月低头道:“不瞒陛下,这事私底下都在传呢,就是不敢传到陛下您的耳中。”

    “这群人啊。”东方溯哭笑不得地摇头,“这几年,确实有不少劝朕选秀的折子,但都被朕驳回去了,后来折子少了,朕以为他们消停了,原来是把主意打到太子身上去了,真是……”

    慕千雪笑道:“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请陛下为怀儿赐婚的奏本了,说起来,过了今年,怀儿就十六岁了,咱们真得好好考虑一下他的婚事。”她玩笑道:“臣妾记得郑提督前年面圣的时候,提过他有三个女儿,不如陛下考虑一下。”

    东方溯连连摇头,“怀儿的婚事当然要考虑,但朕的儿媳妇,一定要知书达理,贤惠大度。像他这样掉在功利眼里的人教出来的女儿,绝对不行。”

    慕千雪掩唇笑道:“郑提督要是听到陛下这话,不知该怎么伤心了。”

    “这是他咎由自取。”东方溯不想多提这个人,转过话题道:“等怀儿回来,朕和你就一起为他选妃。”

    “怀儿倒是不急,但有一个人,咱们真得好好为他选一选了。”

    东方溯心思一转,已是猜到了慕千雪口中那个“他”,“你是说予恒?”

    慕千雪有些无奈地道:“是啊,予恒都十八了还没娶亲呢,上次臣妾问他,他还是那两个字——不急。”

第一卷 第八百六十三章 意中人

    有了东方溯的金口玉言,这件事自然就此定下,永平十七年正月,东方溯连下两道旨意,一道是册封予恒为齐郡王的旨意,另一道则是为太子和齐郡王选妃的旨意。

    前一道旨意也就罢了,毕竟予恒是皇长子,能力也不错,封王是早晚的事情;后一道旨意则是令百官和各大世家沸腾,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又等到和皇家结亲的机会。

    东方溯并不是一个注重门第之人,正所谓娶妻娶贤,他在意的是入选者的品行德才,所以选妃门槛放得极低,只要七品以上官员之女,年龄在十六岁以下,便可以入选。如非官宦人家女儿,但素有才名者,可凭知府或以上官员的荐表入选;换而言之,就算是平民之女,也有机会飞上枝头,从此登堂入室。

    后面这个条件一出,天下人皆为之疯狂,尤其是那些家中有未出阁姑娘的,无论美丑胖瘦,都一窝蜂的去了知府衙门,希望知府能给自己家闺女开笔写荐表。

    一时之间,北周各地的知府衙门成了最热闹的地方,里里外外挤满了人,有钱的带钱,有关系的找关系,实在没钱又没关系的,就把自家闺女给带了过来,希望能投知府的眼缘。

    各知府不堪其扰,赶又赶不得,骂又骂不得,甚是头疼,赶紧定出了挑选标准,容貌丑陋,身材过高或过矮,体形过胖或者过瘦,或者身体有残疾与缺陷者,一律筛下。但即便是这样,还有很多入选,为此各地知府纷纷出奇招,挑选标准一改再改,到后面已是异常严苛。

    譬如江宁知府,要求参选女子面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