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正说着话,阁宝多的店门被推开了。一个红脸微胖个子不高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哎呦,袁老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毛逐笑脸相迎。唐易也招呼道,“袁老板最近气色不错啊!”
  “我这不是听说阁宝多要开公司了吗,过来取取经,学习下先进经验!”红脸胖子呵呵道。
  “我说,就凭您的名头,袁青花!隔着一条街就能瞅出青花瓷器的真假,我们向您讨教才是!”毛逐来了一通马屁。
  “袁青花”是这位袁老板的外号,他在古玩街的店铺也是应了青花瓷起的名,叫翠蓝馆,从康熙青花发色的“翠毛蓝”而来。
  不过这名儿,让不少古玩街上的老板背地里偷笑,说怎么听怎么像个大窑子。
  可是这位袁青花我行我素,觉得这名儿在古玩街上特立独行,很有吸引力。还真别说,他的生意一直不错。
  袁青花这个名头,来历也有点儿故事。
  十几年前,袁青花不是做古玩生意的,是山州文化市场卖金鱼的,那时候他的外号叫袁水泡。水泡是金鱼的品种,有红水泡,白水泡,黑水泡,紫水泡,五花水泡,但不管什么水泡,肯定都是“圆”的。
  他那时候卖的最火的品种就是各种水泡。
  从水泡到青花,只因为一只大缸。
  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他从哪里弄了一青花大缸摆在店门口,个儿大釉肥发色鲜亮,满片儿的山水。文化市场里,自然有不少卖瓷器的,谁见了都说仿得好,有康熙青花的味道。
  其实呢,他当时不懂瓷器,就是觉得漂亮,所以花了四百块钱从老家一个亲戚手里买的。用这么漂亮的青花大缸养金鱼,多招揽生意啊。
  话说有一天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从他的店门前经过,旁边还跟着年轻的小伙子。
  不经意间瞅了一眼,便被这大缸吸引住了。
  老头儿低头看了一会儿,“老板,你这缸金鱼怎么卖啊!”带着点儿台岛的普通话口音。
  “五对白水泡,五对黑水泡,都是瓷实的好鱼,一百一对不讲价儿。”袁水泡对自家的水泡很有信心。
  “不讲价儿啊,那你这个大缸搭给我行不行?养金鱼,还是大缸比玻璃柜舒服!”老头儿看似很随意地说道。
  “别介,缸是缸,鱼是鱼,这缸可比鱼贵多了,我摆这缸,就是为了招人呢!”袁水泡一脸精明。
  老头儿一愣,心想,得,还想玩一手儿,结果人家是行家!
  其实老头儿是真误会袁水泡了。他说的“贵得多”,是说这缸花了他四百呢,比一百一对的金鱼当然要贵,贵出三百块钱,对他来说就是多。至于用大缸招人,是因为漂亮,不是因为这是件古董。
  “呵呵。”老头儿用手指点了点大缸,“那我也不买鱼了,你这缸多少钱能出?”
  袁水泡伸出了四个手指头,刚要说话,巧不巧,偏生打了一个嗝儿,把话噎了下去。他本来想说的是,我买就花了四百块钱呢!
  “四万?”老头儿看着他的四个手指头说道。
  袁水泡一愣,心想这老头儿不是疯了吧,想都没想就说,“您不是逗我开心吧?”
  好嘛,老头儿又想多了,皱了皱眉头,“四十万太高了,这大缸就算是精品,二十万顶天了。你要不想出,就直接说,我们也不用彼此浪费时间。”
  当时是十几年前,这大缸的确是康熙青花,被袁水泡撞大运捡着了,但是正如老头儿所说,市场行情顶多也就是二十万。
  袁水泡猛地又打了一个嗝儿,他就是再傻也明白了,敢情这大缸是件古董!文化市场的买卖他天天见,古董有个十几二十万的价儿,那再正常不过了,人家开张吃三年,哪像自己,摆一天才赚多少?抽空还得到小河沟里去捞鱼虫子!
  “老先生。”这会儿他做生意多年的精明劲儿一下子又回来了,“那您说,能出多少钱?说实话,这大缸是我的心爱之物,少了真不能卖!”
  “我给你喊个好彩头的一口价儿,十八万,不行就算了!”老头儿盯着袁水泡说道。
  袁水泡故作犹豫了一阵儿,但还是没绷住,犹豫的时间挺短,便咬着牙答应了。人家咬牙是心疼,他是在表演,倒像是要抢肉吃的样子。
  老头儿身边的小伙子当时就取钱去了。
  当天晚上,袁水泡在家里数了一晚上的钱,也琢磨了一晚上。从此以后,他转行了,像模像样的学起了瓷器,先从青花入手,所以学得最扎实。拿着十八万当本儿,做起了古玩生意。
  袁水泡变成了袁青花。
  这时候,袁青花一边和唐易毛逐应承着,一边随意看了几眼店里的东西,这一看,一下子就发现了刚摆出来的康熙青花诗文笔筒。
  “唐老板什么时候上的好货啊!”袁青花眼睛放光,高高抬手,指向笔筒。
  袁青花穿了一件休闲西装,开着扣儿,这一高抬手,腰间露出了吊着的一块七八公分长的黄中泛青的铜牌子,也被唐易给发现了。


第485章 怪异文字
  毛逐一看袁青花指着这个笔筒,心中一喜,这好东西就是好卖,虽说是康熙民窑,但是康熙一朝,官窑民窑皆精,加上又是书房里的玩意儿,满片儿的诗文,相当讨喜。
  更重要的是,袁青花他好这口儿啊,看来能讨个好价钱了。
  “要不说整条街上,就您是真的懂青花呢,一眼就看中了好玩意儿。”毛逐笑着从货架上将青花笔筒取下来,稳稳放到了柜台上。
  袁青花手落下,腰间的铜牌子又被西服挡住了。
  唐易一边琢磨,一边看着袁青花欣赏青花笔筒。
  “有一眼。”袁青花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开口道。他也知道唐易的名头,是以也没有上来就贬损一通。但是买东西的,自然也不能说好话,这个“有一眼”,面子也算里头了。
  “刚到的货。货主的祖上,康熙朝是个正六品的通判。货主不争气,祖上留下的东西都被他抛洒尽了,这笔筒算是个幸存的,被我们唐老板要下来了。”毛逐满嘴跑火车,脸上半点儿不带起红的。
  “是康熙朝的东西,民窑。”袁青花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
  毛逐笑道:“这要是官窑,您觉得我们会摆出来吗?肯定锁柜子里,留给老熟客啊!”
  “康熙的青花民窑也不赖,就是没个名款儿。”袁青花放下笔筒。
  这算是开始挑毛病了,但凡开始挑毛病,那下一步基本上就要问价了。
  “您说的是。不过,要是加个款儿,不要说是仿明的款儿了,就是加个北庆堂、益友堂之类的,那可就不是这个价儿了!”毛逐自然知道袁青花的意思,张口道:“这东西,我们是十五万来的,您是行家,二十万拿走。”
  袁青花回了句:“最低多少钱?”
  这才是会还价的。这行里熟人的交易,和地摊上不同,地摊上要二十万你还两百块,也没人笑话你。但是行里的熟人间,说白了都算是专业人士,这个回法儿,那就成了开涮了。
  所以,别急着还价儿,其实也就是别着急暴露自己的底线。
  听袁青花问了这一句,毛逐自然而然地看了看唐易。
  唐易笑笑,“今儿天不错,这深秋初冬的,难得的好日头,袁老板怎么没在店里忙啊!”
  古玩行里,和其他的买卖不同,这种到了关键时刻指东打西的话常有,为的是放松下气氛,铺垫一下,别让货主或者买家上了弦,绷死价儿。
  “嗐,我那店位置不比唐老板,今儿还没开张呢!没赚钱,反而想着花钱了!”袁青花应道。
  “花钱就是赚钱,您路子广,这东西一倒手就行了。袁老板,毛逐说的是实话,这年头儿,没几个棒槌了,那爷们儿整天倒腾家里的东西,都快成精了,这笔筒,他一口咬死十五万,弄得我们差点儿下不来台。”唐易笑道。
  “十万匀给我吧,您这边少赚点儿,回头我那有好东西,给你找补回来。”袁青花终于开了价儿。
  这个笔筒,如果卖好了,二十万差不多就到顶了,十五万勉强有的赚,十万那指定是一点儿亏都不吃。袁青花自然不会相信毛逐和唐易是十五万进的。
  “袁老板啊,您也太狠了,您一天没开张,我们也没开张啊!”毛逐苦笑道。
  袁青花没有说话,而是笑着看着唐易。
  “袁老板,这样,货卖与识家,我先撂个底儿,这东西我给您留几天都行。可您多少再添点儿,好让阁宝多能支撑下去不是?”唐易心想,这笔筒既然来了就走,没耽误时间,十万还算可以,只要袁青花加个一万两万的,给他算了。
  袁青花嘴里“嗯”了两声,琢磨起来,手不经意间抿了一下头发,这腰间铜牌又露了出来。
  唐易哪肯放过这个机会,“哎呀,袁老板,您这腰上怎么挂这么块铜牌子?”
  袁青花一听,立即从腰上取了下来,“唐老板给掌掌眼?”
  行里人之间,对这种随身的小件儿,特别喜欢交流,没有藏着掖着的。当然了,大件儿重器,那也都是捂得很严实。
  唐易上手。铜牌子挺沉,长约八厘米,宽四厘米多点儿,整体算是一个长方形,但是上窄下宽,四角都是圆弧,窄的一头,顶端有一个不小的孔,而且铆上了像是紫铜的圈口。袁青花就是从这个圈口里拴了根绳儿,挂到了腰上。
  铜牌子两侧,刻了两列字,很像少数民族的文字。刻得很规整。
  不是满文,不是蒙文,不是维吾尔文,也不是藏文。这几种文字还算是比较常见。
  正反两面,都有这样的文字。其中一面的中间,中间还多了几个字,也像这种文字,但似乎是手写体,应该算是正面了。
  唐易心里已经给这东西断了代。
  “袁老板你够深的啊,这上面刻得,我是两眼一抹黑,难不成是外国的古代语?”唐易掂量着牌子问道。
  “这我哪认识啊!我给你实说,前一阵我到塞外去窜货,收了几串辽金的玛瑙珠子。货主是个新胡,够拧,我死命压价,他愣是一口价儿死活不降,这块牌子本来是他戴在腰上的,说最多搭上这块牌子!”袁青花说道。
  “辽金的玛瑙珠子,要是成串的,磕碰再少点儿,那是紧俏货。”唐易点点头。
  “唐老板是行家,我也是这么想的,最后咬牙这么收了。所以啊,这牌子名义上是搭头儿,但相当于我出了不少钱呢!”袁青花道。
  毛逐心想,真会说话。这搭头儿就是搭头儿,你怎么不说那几串玛瑙珠子你能赚多少呢?
  袁青花接着说道:“这上面的字儿,我还真找人看过,电大教古汉语那个王教授,他也不认识!不过咱们街上卖铜器的老憨也看过,说像是清早期的,那时候满蒙一代没准儿有什么怪异文字,看这腰牌挺上档次,说不定这是部盟头领的腰牌呢!”
  “嗯。”唐易嘴上应着,心里却嗤嗤发笑,找半天找个电大的人来看,他能看出什么道道?至于老憨,只知道研究能赚钱的神佛造像和香炉,这种平日里根本见不到的铜牌,估计他就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第486章 七青八黄
  “你别说,这玩意儿大小合适,挂腰上还真不赖,有一股威风劲儿!”袁青花见唐易好像喜欢这块牌子,心头一动。
  唐易将牌子还给袁青花,“挺有特色,不过好这个的不多,自己挂着还不错,就是有点儿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