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将牌子还给袁青花,“挺有特色,不过好这个的不多,自己挂着还不错,就是有点儿沉。”
  “唐老板,我刚才跟你明人不说暗话,怎么样?要是喜欢这块铜牌子,也搭给你算了,八万块钱我把笔筒拿走。”袁青花接过铜牌,扬了扬说道。
  毛逐在边上一听,叫道:“袁老板您真会开玩笑,就算是清早期的,这么一块泛青不纯的黄铜牌子,没人待见,撑死了几千的价儿啊!”
  袁青花脸色一变,心里有点儿后悔,这铜牌子他没当回事儿,本以为唐易也只是好奇。早知道不说实话了,要说两万三万收的就好了。
  “这笔筒,文房里的东西,行情您也知道,您现在不买,后脚可能就有买主。至于这铜牌子嘛。”唐易笑笑,“您要想出,我留不留的两可。即便是留,我可以买,但当搭头儿可不行。”
  其实唐易恨不能马上答应,但袁青花本来。
  袁青花也不是傻子,既然唐易说了要买,那就是有这个想要的心思,“唐老板,你财力雄厚,这铜牌子又是有特色的玩意儿,虽然不是什么好出的件儿,你自留一件玩赏,也挺好不是?就这样吧!笔筒我拿走了!”袁青花伸手盖在了笔筒上。
  “误会了,袁老板。我说买,不是那意思。咱们都是一条街上混饭吃的,这钱多钱少的总没有您的面子值钱。我的意思是说,咱们这圈里吧,有人做买卖,喜欢找个后账。哎?我可不是说您啊!”唐易一本正经说道。
  “对对对,说的是。这样吧,咱们干脆写个简单协议算了。”袁青花心道,你怕找后账,我还怕呢。
  这个笔筒进价就得五万左右,行里倒货,抬抬就到了十万,至于最后卖给真喜欢的人,二十万上下很有希望。你今天八万卖给我了,隔天碰到好买主,再跟我要回去,我还不够折腾的。
  毛逐一见唐易看上了这块铜牌子,心知没准儿又是要捡漏了,但还是故作着急地提醒唐易道,“我说,这笔筒十几万不愁卖,等两天就是了。”
  唐易看了看袁青花,“袁老板都开口了,而且这块牌子虽然看起来不值钱,可毕竟没见过,就当买来学习一下了。”
  这块铜牌子,袁青花最初拿到的时候,是动过心思的,心想有枣没枣打一竿子,万一捡漏了呢?可是,他问了几个人,都觉得制式太简单,而且非金非玉,古代的腰牌多种多样,碰上没见过的也很正常,应该不值俩钱儿。
  而他之所以挂在腰上,也是早些年养成的习惯。常逛古玩市场的人都知道,有的卖家脖子上手上常挂着东西,和买家聊得兴起时,经常直接拿下来,“看我这件怎么样?匀给你了!”其实根本不是戴了很久的东西,经常是卖了旧的换新的。
  新玩意儿到手,自己先玩一阵儿。同时,也能给人一种心理暗示,这卖家都随身戴的,东西差不了。
  听唐易这么说,袁青花心中一喜,“唐老板给的面子我记下了!”
  唐易笑笑,“那咱们写俩协议,这笔筒,还是十万匀给你!”
  袁青花稍稍一愣,旋即点头道:“好,两万是买这块铜腰牌的价儿。”
  货款两清,袁青花喜滋滋地走了,抱着装笔筒的锦盒走进翠蓝馆的时候,倒真像是金主逛窑子的状态。
  毛逐关好店门,对仍在拿着铜牌端详的唐易说道:“一块铜牌,还不一定是腰牌,没准儿是拴马脖子上的,你到底看出什么门道来了?”
  “拴马脖子也得是御马!”唐易笑道,“这是块元代的腰牌,形制虽然简单,但是制作精细,有一种极为大气的感觉,甚至有可能是皇帝用的!”
  “皇帝?这东西非金非玉,皇帝这么没档次么?”毛逐接着问道。
  “谁说非金非玉?”唐易看了毛逐一眼,“七青八黄,九紫十赤,这是块金牌!只不过含金量低,所以泛青,分量也没有那么足,但比铜牌还是要重的!”
  七青八黄,九紫十赤,是古人形容金子的。含金七成,颜色泛青,含金八成,那就发黄,到了九成,有点儿发紫。十足的金子,带有赤红的感觉。所谓金无足赤,说的也是这个成色。
  毛逐闻言,将牌子拿到手里掂了掂,“是挺重,那这紫黑色的圈口是什么材料的?”
  “我看像是紫金的。天然紫金的矿物产地是俄罗斯、土耳其等地,其实就是一种合金,虽然含金量低,但是硬度高,做圈口耐磨不易变形。这和元代疆域辽阔也正好能吻合起来。”唐易解释道。
  “嘿!你连这个都知道?”毛逐又有点儿吃惊。
  “这得感谢电视上有事没事就播西游记。有次无意中又看到李世民赐玄奘紫金钵盂这段儿,无聊顺手上网查了下。”唐易哈哈大笑。
  “你都看这么明白了,那你给翻译翻译,这腰牌上面写的啥?”毛逐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
  唐易却摇了摇头,“这我真不认识。不然还猜‘有可能’是皇帝用的么?直接就能看出来了。”
  说完,唐易直接掏出了手机,给方承恪方老打了一个电话。
  唐易在电话里描述很详细,但方老仍然吃不准,提出让带上东西到办公室来。
  毛逐的兴致也起来了,直接关了店门,和唐易一起奔山海大学去了。
  到了方老办公室,唐易发现,办公室里还坐着一个学究气十足的老人,满头白发,两道长眉之下,眼角斜斜下垂。
  “这是研究古代民族学的董云直董教授,你说文字怪异,我把他请来了。”方老笑道。
  “有劳董教授了。”唐易一边说,一边将腰牌摆在了方老的办公桌上。
  董教授看到这块腰牌,眼前一亮,不待相让方老,便直接抄起来对着文字细细观摩起来。
  “借助长生天之力,神圣皇帝不可冒犯。”董教授说完一面,又翻过另一面,“皇帝最高调兵令,尔等速速服从调遣。”


第487章 八思巴文
  说实话,董教授这么读出来,这语句听起来有点儿别扭。
  “果然是皇帝用的,还是调兵令!”唐易凝神听着,忽又猛然拍了拍脑袋,“我想起来了,董教授,莫非这是八思巴文?”
  “没错!”董教授赞赏地点点头,指着正面中间类似手写体的几个文字说道:“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皇帝的亲笔签名,而后原样复刻上去的!”
  “这不会是成吉思汗的调兵令吧?”毛逐大吃一惊。
  唐易摇摇头,“八思巴文出现的时候,成吉思汗早就归天了。而且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力推的,存世时间又很短,这应该就是忽必烈的名字!”
  “老方,你这个学生不简单啊。”董教授对方老说道,“我看他虽然识不了八思巴文的内容,但是来之前恐怕已经断出腰牌的年代和大致来历了。”
  八思巴文,是一种蒙古新字,不是蒙文,其实是一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创造之人就叫八思巴,这个人是忽必烈的国师。八思巴是吐蕃高僧,后被加号大宝法王。
  是不是感到有点儿耳熟?《神雕侠侣》里,金轮法王也来自吐蕃的高僧,被忽必烈引为上宾,席间还和周伯通抢过牛肉。不过,从时间上看,金轮法王要比八思巴早得多。想考究金轮法王原型的,可以找史料试试,在此不再赘述。
  “当时忽必烈让八思巴创造新文字,是因为当时蒙古人所用的文字并不是自己独创的,而是源自维吾尔人。所以,这样的文字不能很好地表达蒙古语音。”董教授介绍道。
  “不过,推行八思巴文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大阻力,除了文化传统因素,再就是因为字形太难辨识。而且忽必烈过于自大,竟然想用八思巴文拼写一切语言,这当然行不通,刚才我用汉语读的时候,你们感到别扭了吧?”
  “所以,即便是在元朝,八思巴文也就是用在官方文字上,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自娱自乐。”
  “蒙元帝国本来时间就短,灭亡之后,八思巴文基本也就跟着死掉了。”董教授放下腰牌,“类似的腰牌早些年我见过一块,不过含金量比这个高一些,没有皇帝的签名,但中间刻了一条龙,现在应该在博物馆里,也少有人知。”
  “借助长生天的力量,你又特么捡漏了!”毛逐低低对唐易说了一声,顺道引用了腰牌上的“长生天”。
  所谓的“长生天”,其实是蒙古人以“天”为永恒的最高神,名之为“长生”。长生天,蒙语叫腾格里,和腾格尔一字之差,不过腾格里是长生天,带有神意,腾格尔就是单纯的蓝天的意思。
  方老拿起桌上的腰牌,“唐易啊,你总是能带给我惊喜!这块腰牌又是哪里来的呢?”
  唐易略略沉吟。方老这个人,刚正不阿,大公无私,若是他拿到这块腰牌,肯定二话不说就捐到博古馆之类的地方去了。但是唐易现在是不想捐的。
  这显然不是因为钱的事儿。
  一来,这块腰牌他的确很喜欢,简约不简单,隐隐透出金色,却比金子的质地硬,手感铿锵。况且还是忽必烈的调兵令,那种俯仰千年飘荡金戈铁马的感觉,是其他物件所不能带来的。
  二来,调兵令这种象征,恰恰和他下一步要干的大事儿有高度的精神吻合之处,这种心理感受十分强烈。
  “这东西怎么说呢,算是我换来的。真正的货主是塞外人,这腰牌是他祖传的,他之前一直挂在腰上呢!割爱不容易啊!”唐易说的话模棱两可,但不算说谎。至于最后一句,看起来说的是货主,其实重在表达自己的心情。
  “你呀!”方老笑笑,“好好收藏吧!这东西可不能为了钱就出手啊!不过你我是信得过的!”
  董教授本来好似也有点儿动员捐献的意思,但是方老既然拍了“好好收藏”的板子,而且又加了一句“信得过”,他是方老请来的,本就不好喧宾夺主,便笑了笑,“小伙子后生可畏啊!”
  “第三个了!”方老伸出三根手指。
  “什么第三个?”董教授有些纳闷儿。
  “第三个说唐易后生可畏的老头子了,第一个是秦伯毓,第二个是我,第三个就是你喽!”方老哈哈大笑起来。
  “噢!”董教授一愣,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
  本来唐易还想顺道提提关于筹建五古封灯民间古玩研究会的事儿,但是董教授似乎没有走的意思,好像正好和方老有事儿要谈,唐易便提出告辞了。
  方老送唐易和毛逐出门,临别时,意味深长地说,“一身好本事,可得好好用啊!”
  唐易一听,干脆借坡下驴吧,“方老,我最近琢磨了点儿关于古玩界的想法,您看什么时候有空,给您说道说道。”
  “好啊,最近咱们交流不多,改日找个机会吧,不是古玩界的事儿吗?叫上老秦一起坐坐。”方老很痛快地应道。
  告别了方老,唐易和毛逐打上了车,唐易刚要说回阁宝多,突然想起来,“对了,咱以后不用打车了,文佳的宝马停在我家小区地下停车场呢!这次回来他把钥匙给我了,他还说回头给他开回燕京,这车咱先用着吧!”
  “咱俩上大学一起学的驾照,终于派上用场了!我早就说你该买辆车了!”毛逐道,“直接去吧,我也过过瘾。”
  “我想忙完了这段时间去燕京买,车型多,不用等,还比山州便宜。”唐易笑道。
  毛逐叫道,“你这也是一举三得了,还车,买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