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夏历史上,除了和氏璧,还有一件宝物名扬千古,为帝王所争,那就是隋侯之珠。和璧隋珠,齐名天下。
  这个隋侯之珠,也是在楚地发现的!
  隋侯,周王朝的封侯,封地就在楚地。不过隋侯之珠的得来更是个传说。隋侯出游的时候因为救了一条巨蛇,得馈巨珠,这就是隋侯之珠。后来被拼抢,落到了秦始皇手中。
  也就是说,和璧隋珠,都被秦始皇得了。只不过和氏璧后来又脱手了。
  这一点,唐易亲身印证了,玄黄神灯上的月珠,就是隋侯之珠,肯定是被秦始皇得了,传闻秦皇死后中不知所踪,其实是他安排徐福用在了玄黄神灯上。
  不过,隋侯之珠,不管是唐易还是征集办的高手,都辨识不出是什么材质,而且在玄黄神灯上光彩照人,取下来却比较暗淡。也肯定不是有人推断的那样,是萤石夜明珠。
  照此推断,和氏璧的材质,也极有可能闻所未闻,是一种无法辨识的材质。
  唐易在勾连这些的时候,倏然有了一个闪念:秦始皇得了和璧隋珠,将隋珠用在玄黄神灯上,那和璧呢?虽然雕成了玉玺,但是这件和璧玉玺,会不会和玄黄神灯也有什么关系?
  楚地,位于华夏南北方交界之处,两件齐名天下的宝物,都出自这里,这又说明了什么?
  唐易越想越深,顺着和璧玉玺和天理紫龙图的关系,最后有点儿异想天开了。
  玄黄神灯的神奇,在于出现天理紫龙图的幻象。但这个幻象,是有实体支撑的,比如之所以是“紫”龙,是因为有一个能量来源——紫精团海,比如龙形的移动,是因为玄黄神灯能够运转。但为何出现“龙”?虽然有龙胎日珠,其实体形态却只是个“蚕蛹”。
  “龙”会不会也有实体支撑?
  最终落到这件和璧玉玺上,难不成玉玺上有龙?难不成和璧玉玺虽不是玄黄神灯的“零件”,却是最初的“启动器”?


第893章 粗糙龙鳞
  玄黄神灯。天理紫龙图。唐易自忖可算是当今世上了解最多的一个人了。
  他的异想天开,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积累的基础上出现的。所以,里面还是能找到逻辑关系的。
  和璧玉玺后来失落了,但是玄黄神灯却在失落之后仍旧复原启动过,这说明,和璧玉玺即便和玄黄神灯有关系,也只是最初启动之时有关系。再次复原启动,可能就用不着了。
  但是,这“龙”的特征却是永久性地留下了。
  没有了和璧玉玺,想是不影响观察天理紫龙图当中的帝王兴衰之气,但是会不会影响其中所蕴含的神妙玄机?
  现在,文佳和唐无心还没有发现合适的“紫气之地”,所以想借助玄域圣环复原玄黄神灯,还卡在这一步。
  如果真的能找到和氏璧,是不是也可以进一步验证一下?
  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当中,是很容易忘了时间的。
  等到唐易暂时停止思考,活动了一下脖子的时候,却发现天色竟然已经有些发暗了。
  他竟然不知不觉思考了一个下午!
  掏出手机,开了机。在和匡海生吃饭的时候,他暂时关了机,后面居然忘了打开。
  开机之后,有几条未接来电的短信提示,还有一条是廖沫儿发来的。
  “记得喝包板蓝根,预防下感冒。”
  唐易啼笑皆非,这算什么?把我推下水,回头又不太落忍?还是不愿树敌,装模作样地关心一下?
  而且,他总觉得,这丫头身上有一股子邪气,所以,他连回复都没回复,更别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愫了。
  翻查了一下未接来电的短信提示,一连三条,居然都是文佳的!
  唐易立即给文佳打了回去。
  “卧槽,你居然关机!”文佳很快接了起来。
  “有事儿?”
  “当然有事儿!这几天比较特殊,我和师叔连续三个晚上参研星象,今日又卡在午时推演了一下,发现南湖省的潭州有一处地方居然有紫气!”
  “真的?”唐易心想,正想这件事儿呢,居然这么快有结果了。
  “我马上根据方位仔细核查了一下,那个地方,是一个叫安宁县的乡下,是一处村边的山峦地带!我又托人打听了一下,那地方的天然山洞还比较多。”
  “这么说,这事儿有门了?”
  “道理上是这样。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
  “就是我和师叔对星象研究都很一般,所以推演的未必对。”
  “靠……”
  “所以啊,得实地探访一下。”
  “要是不对怎么办?”
  “不对再找啊,不过星象推演的时机很重要,得碰日子。我和师叔再不济,也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而且这事儿不能找别人推演。”
  “那什么时候去合适?”
  “不能耽搁太久。你也知道,现在不比古时候,有些地方说开法就开发了,潭州是南湖省的省会,安宁县靠潭州不远,开发旅游项目还是很有可能的。”
  “行,过两天就去吧。我问了,杭城那边木业中心想开张,至少还得准备半月二十天的,山州这边暂时没什么事儿了。”
  “别过两天、过三天的,定好了,我直接从燕京走,你从山州走。”
  “那就大后天,潭州碰头,随时联系。”
  “行,撂了。”
  这个先去看看,不管行不行都是多跑的一趟腿儿。如果不行,那不消说,如果行,确定了地方之后,还得再来一趟。但是,这件事儿跑十趟也得跑。
  而且,如果确定了地方行,下一次就没这么舒服了。玄黄神灯不能带上飞机、火车这些公共交通工具,恐怕得开车奔袭,又远又累,还得顾及车上的一大把宝贝零件。
  挂了电话,唐易走回了古玩街,他现在脑子有点儿乱,路过一家小店时,随便进去点了一份炒米粉,一份煎蛋。
  吃完出来,已是华灯初上。因为他说找匡海生有事儿,也没说会进行多长时间,所以家里和林娉婷都没找他。
  阁宝多已经关门了。唐易走到了门口,掏出了钥匙,打开了卷帘门,进店之后,开了灯,又从里面把卷帘门拉了下来。
  习惯性的坐到八仙桌旁的椅子上,点了一支烟,唐易这才突然意识到:哎?自己进店里干什么?这时候应该回家啊!
  许是思考得太久,有些恍惚了。
  拍了拍脑袋,他又站起身来,看了看里间的门,突然又想起了匡海生说的乾隆宫廷玉器,也想起了自己手里还有一件乾隆玉玺。
  迅速在烟灰缸灭了烟,唐易走进了里间,打开保险柜,把那件“摛藻为春”的乾隆玉玺拿了出来。
  在玉器方面,乾隆工的造诣达到了一个光芒万丈的顶点。不论是顶级的玉器还是工匠,都出现了一大批。若论玉雕技术之高,一般首先会想到明代的陆子冈。但是,“子冈玉”只能代表一个人,“乾隆工”却代表了一个时代。
  乾隆工的玉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精细,无论雕刻还是打磨。玉玺这种御用之物,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玉玺的质地,如同一团羊油,这就使得玉玺上那条栩栩如生的盘龙更为灵动。而整条龙,从龙首到龙尾,雕工都是一丝不苟,就连鳞片和槽线这种细微之处,也很难找出半点儿毛病来。
  唐易一边慢慢旋转欣赏,一边啧啧赞叹,真的是赏心悦目。
  但是看着看着,唐易还真就发现毛病了。
  龙头下方的一部分鳞片,在灯光的映照下,因为旋转的光感偏差,似乎表面略显粗糙!
  虽说龙头下方这个地方是一处凹陷,不太容易看到,也不太容易雕刻打磨,但这是乾隆玉玺,比一般的宫廷玉器还要讲究,工匠不可能忽略这一点,而且能雕刻玉玺的工匠,必是造办处的高手,处理这个问题,应是游刃有余。
  所以,不仅不应该忽略,而且绝对应该处理得很好!
  这个地方,也不太可能是因为出传世的过程中出现“外伤”,最容易“受伤”的印文底角都没事儿。


第894章 人玺两空
  那只剩下一个可能了,就是故意为之。
  而且,这是乾隆用的玉玺,工匠是不敢故意为之的,那只有在乾隆的授意下,才能如此。
  唐易是在店里,所以工具倒是不缺。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唐易拿出了一个高倍贴目放大镜,对着灯光,观察起这些粗糙的龙鳞来。
  一看之下,唐易这才明白,这种粗糙的感觉,是因为这一区域的龙鳞之上,居然微雕了字迹!
  虽然非常细小,但是在高倍贴目放大镜之下,仍然清晰可辨:
  春三月莫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才辨伪玺御殿前,又失真龙运河中。失内位兮长悲切,留遗恨兮万世梦。
  看起来像是一首诗或者一阕词,但细细研读,却更像是凑成的散句。
  所幸唐易最擅长的就是明史清史。他拿出笔,把这几句话写到了一张白纸上,又将玉玺放回了保险柜。
  拿着这张白纸,对着几句话,唐易点上了一支烟。烟雾袅袅中,竭力搜寻着脑海中的记忆,一点一点开始编织其中的逻辑关系。
  同时也得感谢现在科技的便利,他也掏出了手机,想不到的地方随时上网查询。
  前两句:春三月莫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这是乾隆悼念已故皇后的。
  本来,唐易也记得不甚真切,但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几个班上的同学一起讨论乾隆爷和大明湖畔夏雨荷,这才搜集论证了一番,没想到现在居然用上了。
  在济南的大明湖畔,乾隆倒真是失去了一生挚爱的人,不过当然不是这个编造出来的夏雨荷,而是他的元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莫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为什么四度济南而不入?就是因为富察氏。
  富察氏在乾隆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被雍正指定为嫡福晋,等乾隆当上了皇帝,又被封为中宫皇后。据说这位富察氏“姿容窈窕,性格恭俭”,乾隆“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富察氏给乾隆生过两个儿子,却都不幸夭折了。
  乾隆十三年,为了安慰富察氏的失子之痛,乾隆带着她出去散心。结果好心办成了坏事儿,本失去儿子就很悲伤,而路途之上怎么也比不了宫里,居然悲累成疾,在济南一病不起,最后返回途中,在德州撒手去了。
  此后的日子,乾隆出现了无休无止的怀念,写了很多悼念的诗。乾隆对富察氏的感情是真的,不仅从这些诗中能看出来,富察氏的寝宫是长春宫,她死后乾隆下令一直保持原样,保持了四十多年,直到乾隆退位前一年才有其他后妃入住。
  不过,这首诗只是从中选取了两句,而接下来的两句:才辨伪玺御殿前,又失真龙运河中。不仅唐易没有听说过,网上也没有搜到。
  这应该是刻字之前突然想到的,而且并没有流传下来。
  通过“辨伪玺”,又结合刚听匡海生说的和氏璧这档子事儿,唐易自然而然想起一件事儿来。
  这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玉玺,中间失落了,至于失落年份有多种版本,但是最晚也是在宋代之前。在宋元明清期间,出现过大量伪造的传国玉玺。
  就说清朝初年,宫里藏有三四十方玉玺,还有一方差点儿就被认定为传国玉玺了,但是就在乾隆十一年,乾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