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人传-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自然国家比文明世界强的唯一一点是自杀率更低一点,文明世界的人活的太长,有点腻。因此文明世界更关心的是自然国家的人们能不能接受计划生育(生一个小孩也需要批准)?能不能接受不重塑身体?能不能遵守可能会充暴他们的小电脑的法规制度? 
  隔离阶段的后期,冷战早已变了味。激情和自尊都已经消失,在环境的压力下情况变成了一方千方百计的吸引另一方的注意,要求投降,以换得俘虏的待遇。 
  这是官方主流对这场冷战的介绍,有没有水份路标当然还没有办法知道,不过看起来这场仗怎么也能算打赢了。 
  研究所提前邀请路标来不是为了研究这段历史,而是因为自然国家内部发生了很强烈的变化,他们爆发了内战。 
  说是内战也不是很贴切,这是几个国家之间的冲突。在北非地区,当年因为敌视米国的缘故,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都加入了退约集团。而在那个时期,北非已经进入了资源枯竭阶段。北非这个人类的发源地和中东一样是环境最恶劣的地区,全是人类自己造的孽。也不知道是哪位神灵,临死还阴了他们一把,给了他们一大堆石油。 
  这些石油让少数人暴富的同时,也让中东始终和战争、混乱、寄生为伍。北非受害更重,因为他们人口众多,没办法象沙特王子们那样先过上几十年的好日子,再出国当几十年流浪贵族。北非的石油只是使他们半死不活,还养了一身的毛病。 
  冷战前的站队时,没资源的几个国家很老实的选择了实力更强大的条约国,虽然他们也反感米国的霸道,遵守新知识产权条约是净出血。可跟着老大是没错的。 
  那几个资源富国却做出了不理智的反应,也是以前米国得寸进尺欺软怕硬的事情干的太多,让他们低估了冷战的严重性,可能以为条约国很快就会让步,或者等他们的民族情绪发泄过以后,转变立场很方便的。然而事实远比想象的严重,首先受到最严重经济打击的就是他们这些没有一点经济纵深的国家,因此最先后悔的也是他们。 
  但是刚刚有些适应的经济体系经不起再一次的折腾,还没调整结束的条约国也没有什么优惠条件可以开给他们。跳出来和日本印度争夺领导权的俄罗斯、巴西恰好又发动了资源保价运动,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也彻底的断送了他们最后一个回归文明世界的机会。 
  没有科技发展作为支撑,资源型国家必然会遭受消亡的命运,在消亡之前,也会有一个挣扎的过程。 
  北非现在就是这样,为了残存的石油和珍贵的淡水,几个国家冲突不断,和以前所不同的是,开始动用大威力的武器,血腥程度二百多年来少见。 
  俄罗斯、日本、等几个大国根本无力控制局势,交战几方似乎更希望文明世界的干预,很有些肆无忌惮的味道。战火已经严重影响了地中海和北非几个文明世界国家的环境。 
  对这种新出现的集体式疯狂的征兆,文明世界肯定要做出相应的反应。作为专业机构,研究所有必要尽快提出一些前瞻性可选性建议。 
  路标本人是以建设性意见起家的,大脑就是这个类型。虽然对情况不是很熟悉,但自然国家人民的心理状态和路标冷冻前的时代也差不多,相信路标说不定会提出什么新颖的意见呢。 
   
  起8H点8H中8H文8H网8H授权发布。
 
 
  正文 第八十四章 新式会议 
  (起6C点6C中6C文6C网更新时间:2007…8…14 9:56:00  本章字数:1069) 
  政策研究,当然也是可以在家里完成的。不过为了提高效率,二十四世纪有另一种流行的方法。这就是头脑风暴会议。 
  在二十世纪就很流行的头脑风暴法是激发灵感的一种方法,可惜的是它只是在企业文化氛围非常好、专家型人才扎堆的一些大公司、大组织中取得过一些成果,在大部分时间和地点,它是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开会。 
  不能不说开会曾经是传播知识和经验,以及完成知识规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不过在中国,当级别、地位、情面、藏拙心理、保守心理等等因素都放在那里的时候,会议也就成了浪费时间的最佳选择了。但是官员们喜欢用会议来表明他们的姿态,这个理由就足以支撑会议的繁荣了。只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末期,请人开会太麻烦太困难了,会议这才逐渐势微。 
  二十三世纪进入生化时代以后,脑波分析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可以瞬间读出你的所思所想,同时电脑可以反馈更多资料帮助你进行思考,而要有新鲜的刺激,非人不可,于是多人相互启发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头脑风暴会卷土重来。 
  一开始,头脑风暴会需要专门的设备,网络传输的时间差也影响了脑力激荡的效果。因此,建设头脑风暴会议室成了实力机构的标志。 
  现在在网络上也可以开头脑风暴会议了,不过在专门的会议室里感觉更加舒服,因此一些重大的、时间长的、人数少的会议还是很经常的聚在一起开的。 
  头脑风暴会的程序是这样的。 
  先是组织者准备议题和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在文明世界这个全开放的社会,没有机密,这些数据、资料都是公开的,所以到高层开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只要看这家机构的电脑是不是特别大、软件是不是最好的。 
  接着是邀请参会人员,这是会议质量的关键。头脑风暴会人员不能太多,一般研究的是程序性问题,事务性问题,正常都会出个结论,当然是有名的专家们在一起更有效率。当然要人家肯来,肯动脑筋。而且有时候新人也能提出很多新颖的意见,风险是打乱大家的思路,浪费大家的时间。 
  然后就是开会了,参会者对着组织者提供的议题框架,评价型会议则是个详细的方案,大家就在那里想啊想,电脑自动收集这些想法,同时提供背景资料。新想法、新观点、反对意见被重点的提示出来,没有人说话,而交流十分的频繁而快速。 
  最后,电脑把所有没有被完全抛弃的想法收集起来,有最后决定人的自己拿回去慢慢研究,决议型的文件则在同时进行一个快速的逐条表决。通常还会给出一个参会人员贡献度,显示你在这个会议里发挥了什么作用。 
  请路标来就是要参加一次这种会议。 
   
  起6C点6C中6C文6C网6C授权发布。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头脑风暴 
  (起4X点4X中4X文4X网更新时间:2007…8…15 9:15:00  本章字数:1353) 
  闲话叙过,路标当然同意参加这次会议,虽然路标还记得自己学过这发明的内容,头脑风暴会是个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通常报酬不低,而这次会议又属于一个长会,不过路标相信自己撑得住的。 
  先进会议室,坐下来适应一下主机。会议室的座椅都象一个疗养舱,开会的人还要戴头盔,不是象在家里有声控、目控、无线脑波收集仪,基本上用不着这玩意,不过开会嘛,虽然麻烦了点,但更可靠、更灵敏,老式的东西也还有其可用之处。 
  坐下来,先把有关的问题大致想了一下,让主机有机会给自己预先建立了一个反应速度程序。别的人还没有来全,先了解一下他们的相关资料,毕竟这些人里最无知的应该是自己了。 
  开会的人陆陆续续的都到了,简单的打个招呼,大家坐下来进行准备。会议一共有十六个人参加,是个多职业的会议,预定时间在五个小时左右,算是个超大型的会议了。 
  这些人当中,路标发现还有一个苏醒人,前身是个成功的商人兼心理学家,冷冻年代比路标晚了八年,苏醒却早了两年。再注意了一下,每个领域的专家都在两个以上,也大概也是头脑风暴会的潜规则了吧。 
  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以后,路标就发觉潮水一般的信息涌入到自己的脑海里来,这是再造身体时埋在脑子里面的那些细小的硅片在起作用了。这些东西平时没有什么用,却是人们必须安装的东西,一度让路标怀疑是政府控制人民的工具,现在看来,却是人们工作的必须工具。 
  出自本能,路标的大脑也全力的开动起来,许多想法自然而然的冒出来,对别人的意见也自然而然的做出反应,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胡噜胡噜的冒出来。 
  虽然没有人说话,但实际上大家在争吵的天翻地覆,只是这种争吵不需要考虑措辞,也没法顾忌对手的身份,想掩饰自己的想法都不太可能。 
  其中主机除了传递信息和引导过程以外,还是一个重要的翻译和解释者,有些不明确的想法,如果有人注意到了,它还能加上一大堆的注解。 
  一眨眼的功夫,主机提示休息一下,原来已经一个半小时了。摘下头盔,摸脑袋却是凉凉的,原来头盔还有冰块的作用。长出一口气,服务员送上一些小点心,肚子还真有点饿,脑力劳动的消耗也真大啊! 
  休息的时候没有人讲话,对着这些才在自己的脑子里大喊大叫了一个多小时的家伙,再说什么都好像是多余的。 
  有一些人经常在一起开头脑风暴会,但他们很少成为好朋友,有时候相互之间太了解了,反而会变得很生份。 
  人生在世,知己难求。如果你是个圣人,当然可以这么一叹再叹。如果不是(什么都不怕的流氓也不行,流氓也需要有流氓的样子),那么恭喜你,有了知己,一点小心眼,全落在人家眼里,你会烦恼的睡不着觉的。 
  好在开会只是讨论专门的问题,开小差也不容易,主机正常还有过滤完全不相关的内容的功能,不会在讨论日本的经济时把你想的对面那位美女的三围提交过去的,不过万一正讨论到日本的AV产业,就很难说了。 
  休息过两次,短暂而又漫长的会议基本结束了,会议结果主机和组织者整理一下,会在明天转给我们。 
  以路标苏醒以后,从未感觉过疲倦的身体,也有了一丝疲累。不过更多的是一种宣泄以后的兴奋。难怪说,头脑风暴会议是又一种令人上瘾的毒品,高层次的风暴会就是其中质量最好的海洛因。 
   
  起4X点4X中4X文4X网4X授权发布。
 
 
  正文 第八十六章 简明冷战 
  (起5G点5G中5G文5G网更新时间:2007…8…16 8:58:00  本章字数:880) 
  第二天,研究所送来了本次会议的记录。出乎意料的是路标的会议贡献度高达34%,占了三分之一强,远高于其他十五位专家。为此,研究所还专门附送了贺信和礼物——一张不小的支票。 
  会议贡献度是根据会议最后的决议内容扣除原来的草案部分,根据采信的参与者的想法比例、新颖度,参考想法被讨论的比例和判断的多少综合作出的。 
  由于是综合评分,路标在十六个人中独占怎么高高的比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头脑风暴会中,这样高的比例本身就是很罕见的。这说明了路标不仅完全主导了会议的过程,而且提出了大量的新颖建议,而且这些建议大都被认可了。 
  路标自己也不大记得清当时开会的时候都想了些什么了,不过这个世界还不至于有怎么明显送人情的罢。而且还有会议记录在,翻看了一下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